大班音乐《春》教案优秀5篇

时间:2024-08-10 18:56:07 分类:方案大全

认真准备一份教案,教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感,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合理制定教案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音乐《春》教案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音乐《春》教案优秀5篇

大班音乐《春》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体验大树和树叶之间的亲密关系。

2、理解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绪,学习用舒缓、跳跃声音来演唱不同的段落。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借助小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磁带以及录音机教师自备秋天背景图;自制活动教具小树叶若干片;幼儿人手一份小树叶道具。

活动过程

(一)、换位移情。

提问:小朋友,你们离开妈妈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

(二)、学唱歌曲。

1、熟悉歌词。

(1)、秋天到了,许多小树叶离开了树妈妈,它们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我们去问问它。

教师朗诵第一段歌词,并将小树叶粘贴在秋天背景图上。

(2)、“我们一起来问问小树叶吧!”幼儿学习按节奏朗诵第一段歌词。

(3)、猜想:小树叶会怎么说呢?

(4)、我们来听听小树叶是怎么说的,引入第二段歌词。

幼儿学习按节奏朗诵第二段歌词。

2、欣赏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整首歌曲,提问: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2)、教师分段范唱,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歌曲不同段落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提问:(第一段)离开了妈妈的小树叶心里是不是很害怕?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出对小树叶的关心呢?(教师引导幼儿用舒缓、连贯的声音演唱第一段。)

(第二段)离开妈妈的小树叶非常勇敢、坚强、乐观、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出小树叶的坚定、勇敢?(教师引导幼儿用跳跃、断顿的声音演唱第二段。)

3、幼儿学唱。

(1)、幼儿随弦律哼唱两遍。

(2)、幼儿边唱边尝试用“小树叶”道具做动作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尝试领唱和伴唱。

1、教师领唱,幼儿用“啦”伴唱旋律。

2、个别幼儿领唱,其他幼儿用“呣”伴唱旋律。

活动反思:

?小树叶》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拟人化的歌曲。它采取了问答的方式,生动的.表现了小树叶勇敢积极乐观的形象。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始终把情感体验放在第一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导入新课时,我利用播放“秋天”美丽的视频,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冲击,引起学生对以往生活急眼的丰富联想,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朗读歌词,解决难点

考虑到一年级识字量不多,在咬字,吐字方面更容易出错。因此我在课堂上经常有意无意的让学生跟着我用拍手拍肩的方法读出歌词的节奏,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老师的口型,保持原来字音的准确清楚同时使学生体会歌词的内在韵律。

三,情感体验,学习歌曲

由于歌曲的两段歌词所表达的是两种不同的情绪,因此歌曲的学习是采用分段教学,为了能让学生体会第一段树码吗的害怕与不舍,我设计了以“树妈妈”的一声叹息引起学生对“树妈妈”的情感关注。当我问:“树妈妈非常担心小树叶孤零零的飘到哪里都不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养的声音和速度来演唱呢?第二段的教学也采用同样的方法,学生在老师的表演中体会小树叶的坚强,勇敢,声音由第一段的‘轻、慢’变成了‘响亮而富有弹性”。

但在实际教学中,也有些不足:有一句是“飘呀飘呀飘向哪里”学生在唱的时候总是漏了一句飘啊,在下节课的教学中,应对这一句的演唱进行专项练习。

小百科:树叶是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叶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叶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

大班音乐《春》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学习坐在椅子上坐律动。

2、知道手腕花可以帮助自己找到舞伴。

3、舞蹈时思想集中,听清音乐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熟悉音乐,学习坐在椅子上坐律动。听清音乐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

2、手腕花戴在幼儿的右手上,幼儿两个戴红花、两个戴黄花,两两间隔围成圆圈坐下。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在座位上学习舞蹈中的几个基本动作。

幼儿认识左、右,分清圈里、圈外。

师:现在我们围成圆圈坐下来,先请小朋友们伸出左手,想一想哪只手是左手呢?(不戴手腕花的手)再换右手,老师检查一下,你们做的对不对。好,现在我们每人向着圆心站好,这叫做面向圈里,每人向着自己的左方向转,看着前一个小朋友的'后脑勺,这叫做面向圈上。你们会了吗?我们来试一试。

幼儿学习"踏步转向圈上"的动作。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转向圈上,现在请你们跟老师学一学"踏步转向圈上"的动作。

幼儿跟随相应的音乐,练习"踏步转向圈上"的舞蹈动作。

师: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做"踏步转向圈上"的动作。

幼儿学习根据手腕花的颜色练习找朋友,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幼儿跟随相应的音乐,练习"找朋友"的舞蹈动作。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在座位上的身体动作。

听音乐,幼儿跟随老师学习在座位上的身体动作。

师:现在我们要来听音乐,跳一段座位上的圆圈舞。音乐比较长,舞蹈动作也比较难,所以学习的时候,请你们思想集中,听清音乐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教师提醒幼儿注意身体姿态以及与同伴间的配合,再次听音乐练习。

师:怎样才能跳得更美?请大家注意身体姿态,我们再来试一试。

3、教师引导有反思,让幼儿知道手腕花可以帮助自己找到舞伴。

师:今天你是怎样快速地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的?什么帮助了你?

大班音乐《春》教案篇3

一、游戏玩法建议

第一段:炒豆豆单圈变双圈两个合作炒豆子游戏,在游戏的最后包剪锤游戏中,根据输赢,分为双圈。

第二段:拾豆豆双圈变单圈分为两个角色进行互动游戏,小豆豆和拾豆人。

小豆豆听音乐变出不同的豆子造型,拾豆人看好豆子出现的方位去拾。

在第二段间奏出变回单圈,开始循环游戏。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学玩游戏《拾豆豆》。

2、通过讨论、同伴学习、经验迁移等尝试创编与理解音乐规则。

3、在游戏“包剪锤”和“拾豆子”游戏中体验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复习拾豆子游戏。

指导语:我们一起来玩拾豆豆的游戏

和第二个小朋友玩了什么游戏?

2、学习幼儿第二段掌握拾逗人和小豆子之间的互动游戏。

指导语:妞妞很喜欢玩拾豆豆的游戏。

(1)观看示范

谁是豆豆?谁是妞妞?你是怎么知道的?

妞妞是什么时候拾豆子的?(豆子出现的时候)

(2)教师做豆子,幼儿做妞妞,练习拾的动作。

指导语:我来做豆豆,你们来做妞妞,我们一起来试一试。什么时候拾豆豆呢?注意豆豆出现的时候就开始拾。

(3)幼儿之间分角色练习。

指导语:两个人玩游戏,怎样很快的确定谁是妞妞、谁是豆豆呢?我们刚才第一段完了一个什么输赢游戏?赢的`人?输的人?那如果平局了怎么办呢?(快速商量)

3、掌握双圈游戏的玩法。

(1)站单圈,练习单圈到双圈的转换。

指导语:猜拳游戏结束后,谁到里圈当妞妞?(在间奏的时候,妞妞定进来和豆豆面对面站好,变成双圈)。

(2)完整玩游戏一、二段,练习间奏出由双圈变成单圈。

指导语:马上我们又要站成单圈重新开始游戏了,怎样变成单圈呢?

(3)完整游戏3-4遍,讨论交换朋友的方法。

指导语:怎样才能拾到更多的豆豆呢?(妞妞向手腕花方向走一个)什么时候交换朋友?

4、完整进行游戏。

大班音乐《春》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三拍子音乐宁静、柔和的气氛,让幼儿在听听、讲讲中熟悉歌词。

2、根据音乐和歌词内容,创造性地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对歌曲的感受。

3、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熟悉乐曲的旋律节奏。

2、音带

活动过程:

一、律动《鱼游》进活动室。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到池塘里看看小鱼吧!

二、练声:和小鱼问好。

师:静静的小池塘真美呀!小鱼们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好象在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让我们跟小鱼问个好吧!

1=c—f 3/4拍1— 2︱3—4︱5—6︱5——║5—4︱3—2︱1—3︱1——║小朋友们你们好!小鱼小鱼你们好!

三、欣赏音乐,感受3/4拍舒缓的节奏特点。

1、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小鱼还演奏了一首好听的音乐呢!请你们听听有什么感觉?用一句好听的话来形容这首音乐。

2、这一次我们仔细听听这首优美的音乐是几拍子的?

三拍子怎么拍?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三拍子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四、学唱歌曲。

1、用故事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师:小鱼说,这首好听的音乐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听吗?

故事:小鱼的梦。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鱼,他们快活的玩了一天水,在池塘妈妈的怀里睡着了。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看着这些可爱的小鱼。池塘里映出了星星美丽的倒影,好象为小鱼盖上了一条美丽的珍珠被子。风儿轻轻地吹着,在为小鱼唱着一首好听的摇篮曲,小鱼慢慢地睡着了。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中看见自己的`妈妈在亲它的嘴巴呢!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出现了谁呀?小鱼儿玩了一天水在谁的怀里睡着了?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了条什么被子?风儿唱了首什么歌?小鱼做了个什么样的梦?

2、教师示范清唱歌曲。

师:你们听,小鱼儿开心地唱起来了!

师;小鱼唱了些什么呀?让我们跟着小鱼一起来说一说。幼儿回答并跟着朗诵歌词。

3、教师配上伴奏示范演唱一遍。

4、放慢速度,小朋友轻声学唱。

5、引导幼儿用轻柔舒缓的歌声表现歌曲优美的意境。

五、创编动作。

1、幼儿自由创编歌曲动作。

2、幼儿两两结伴,交流自编动作。

3、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

4、幼儿自己听音乐边唱边动作。

六、结束活动师:让我们把小鱼的梦带给其他小朋友吧!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以游戏《网小鱼》导入,孩子们很感兴趣,在游戏中能很快进入角色,如:小鱼们玩累了要休息了,孩子们很快就安静下来了。在稍作休息后,很自然的过度到下一环节中。在活动中要幼儿创作图谱来记忆歌词,幼儿们参与也很积极,引导幼儿创编可以培养幼儿的大胆的创造力,还可以对歌曲进行内容复习巩固。通过听讲画等手段让幼儿多方位感官参与学习,体验到探索迁移的学习方法。我觉的如果在幼儿创编图谱的基础上再进行提升就更加完美了。最后利用角色游戏表演,让幼儿享受与他人合作的幸福体验。

大班音乐《春》教案篇5

活动目标:

让幼儿尝试创作不同的节奏,掌握几种节奏型,培养其节奏感。

活动准备:

鸭子、母鸡、小鸭、河水及鸭子驮母鸡的教具。舞板、碰钟、三角铁、铝板琴或木琴。

活动过程:

1.教师给幼儿讲“鸭妈妈和鸡阿姨”的故事(故事大意见后)。请幼儿说一说故事里有谁?学一学小河流水的声音。

2.请幼儿尝试自编节奏来表演这个故事。

①启发幼儿分别编出故事中角色、情节的节奏。(见附图)

②请幼儿学拍以上节奏型。学会后,自己选择角色,按故事中出现的角色先后及情节进行表演。熟练后,角色可互换。

3.让幼儿讨论故事中的角色用那些节奏乐器表现合适。选择与角色相符的打击乐器表演故事。

4.表演歌曲《鸭妈妈和鸡阿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内容和节奏,有表情地进行演唱。幼儿可用打击乐器齐奏给歌曲伴奏。

附故事大意:

一天,鸭妈妈带着一群小鸭出门,路上遇到了鸡阿姨,它们一起高高兴兴地走着、说着。没走多久,遇上了一条小河。小河水不停地流着。鸡阿姨不会游水,怎么办呢?她心里非常着急。鸭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商量帮助鸡阿姨过河的.办法。最后,鸭妈妈当小船驮着鸡阿姨,由小鸭们护送着游过了小河。大家上了岸真高兴啊!

建议:

1.教师讲故事时,可边讲边出现图片,帮助幼儿记住角色、情节。

2.用节奏乐器伴奏可以增强节奏感。如:鸭子选用舞板,母鸡选用碰钟,小鸭选用三角铁,河水则用铝板琴或木琴刮奏从而打出相应的节奏型。所选的乐器应在让幼儿比较音色,讨论哪种乐器适应故事中的角色后进行确定。

《大班音乐《春》教案优秀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