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关于鱼的音乐教案优质7篇

时间:2025-10-24 17:56:03 分类:方案大全

通过多样化的评估方式,教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具有趣味性的教案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降低学习压力,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关于鱼的音乐教案优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关于鱼的音乐教案优质7篇

小班关于鱼的音乐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在熟悉歌曲第一段的基础上,欣赏学习歌曲的第二段。

2让幼儿在会唱的基础上加上第二段的动作。

3培养幼儿待人热情,有礼貌的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在熟悉歌曲第一段的基础上,欣赏学习歌曲的第二段。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会唱的基础上加上第二段的动作。

教学准备:教师编排情景剧,熟悉歌曲及动作。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进行拍手,训练幼儿的节奏能力。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表演情景剧:“小朋友,你们家来过客人吗?来了客人你是怎样招待的呢?”(

请小朋友说一说。“今天有一个小朋友家也来了客人,你们看一看他是怎样招待客人的.。”

2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并复习演唱第一段。

3教师和幼儿一起演唱第一段歌曲,并引导幼儿欣赏教师表演动作。2遍

4教师请幼儿一起做动作。纠正个别幼儿的动作。

5教师提问:“小主人请客人进家等妈妈,妈妈回来了吗?小主人是怎样送客人的呢?”

6教师清唱第二段,引导幼儿听清楚歌词。

7教师演唱第二遍,并加上动作。

8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朗诵歌词,并加上动作,引起幼儿的兴趣。

9带领幼儿进行演唱,重点示范演唱xx.|学会用轻柔的声音进行演唱。

10引导幼儿边演唱边加上动作。

三:结束部分

教师请幼儿分组进行表演唱。

小班关于鱼的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音乐游戏中感受小兔子和狐狸的音乐形象。

活动准备:狐狸和小兔头饰、录音机、磁带

重点难点:对“快跑”作出敏捷的反应

活动地点:

活动室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活动过程:

1、欣赏乐曲

请幼儿听音乐区分两种音乐形象,让幼儿随音乐模仿这两种动物的动作,引导幼儿做出小兔子玩耍时的高兴、快乐的表情及狐狸在做坏事时的狡猾、机警的.表情。

2、玩游戏

由老师扮演狐狸,幼儿扮演小兔子,狐狸蹲在一个比较隐秘的角落里,小兔子听音乐四散、自由的做兔子跳。歌曲部分小兔表演唱,唱到“看哪狐狸来了”。狐狸慢慢站起来,“快跑、快跑,小兔子快快跑”时,小兔子连忙跑回座位或者原地不动。狐狸随音乐边走边做准备捕捉的动作,看到哪个兔子动了,就把它捉住。

3、也可以让幼儿自己扮演狐狸。

4、引导幼儿表现出小兔子玩耍时的高兴、快乐的表情及其狐狸在做坏事时的狡猾、机警的表情。

小班关于鱼的音乐教案篇3

打击乐:小星星(1)

活动目标:

1 、感受4|4拍的音乐节奏;

2 、积极参与表演在情景表演中学会唱歌并合拍;

3 、激发幼儿对歌唱表现的兴趣。

重点难点:

在听音乐打节奏时示范和指导,在表演合唱中要将“一闪一闪”的跳跃感唱出来,在用手作“闪”的动作时注意合拍和跟节奏。

活动准备:

小星星粘贴及太阳月亮头饰各一个;

?小星星》磁带、歌曲图谱

活动过程:

一、音乐欣赏及感受4|4拍音乐节奏,欣赏《小星星》的旋律,和老师一起随着节奏拍拍手,感受44拍的节奏。

二、图片引入,欣赏歌曲:每当天黑了,天空中就会出现许多许多的小星星,你们见过他们吗?

1、你觉得小星星在天空中像什么?

2、欣赏歌曲《小星星》;“星星宝宝快乐的唱起了歌。听——”

3、歌曲里的小星星像什么?为什么说小星星像眼睛?

三、再次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第二次欣赏歌曲《小星星》:“听听小星星在天空中,是怎样的?”

小结:一闪一闪、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进一步熟悉歌词。

2、“怎样唱出小星星一闪一闪的?”

★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唱出“一闪一闪”的跳跃的感觉;

★运用手势配合唱出“一闪一闪”的跳跃感;

四、和老师一起运用跟着录音带学唱;

1、运用歌曲图谱,结合手势动作,提示幼儿说歌词;

2、运用歌曲图谱,结合手势动作,鼓励幼儿大胆的跟着录音唱;

3、看着图谱和老师一起唱;

4、请个别幼儿唱,老师和其他幼儿随着节奏做动作;

5、请幼儿来当星星宝宝唱歌,老师当月亮妈妈表演动作;

6老师扮演月亮妈妈,幼儿扮演星星宝宝一起边唱边随歌曲有节奏的做动作;结束。

节奏——角落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乐曲、表现乐曲

1.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乐曲节奏、尝试表现乐曲。

(1)听赏乐曲,感受乐曲的优美,激发幼儿对乐曲的兴趣。

说明:在角落活动中引导幼儿花几分钟的时间听一听乐曲,感受乐曲的优美。此内容可延续4-5天。

(2)听赏乐曲、感受乐曲,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方法尝试表现乐曲。如幼儿可以用舞蹈动作表现乐曲,幼儿也可以借助各种打击乐器表现乐曲。

说明:这一阶段幼儿在角落里玩的时间可以有10天左右。教师指导的重点是不断挖掘幼儿的闪光点,譬如幼儿用不同的乐器表现乐曲、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乐曲等。最主要的是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以及幼儿初步的4/4节奏感。这里要提醒的是4/4节奏也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型,如x — — — | x — — | ;如:— x — | x — x —| ;如:x x x x | x x x x | ;又如xx xx xx xx | xx xx xx xx |。教师可通过每次角落游戏的讲评让幼儿体会角落活动中的成功和愉悦。

(3)注意生活中引导幼儿多感受不同4/4节奏,

如 x x x x | 如 x x x x | xx xx xx x | 又如:xx xx x | x x xx x |

请你过来! 我们都是 我们 都是 好朋 友 我呀 长大了,你 也 长大 了!

集体活动中大胆表现音乐、表现音乐节奏

2. 集体活动中大胆表现音乐、表现音乐节奏

老师和幼儿共同听赏乐曲,感受乐曲优美,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小星星”,讲的是小星星的故事。

a.游戏“快乐大转盘”。

游戏玩法:老师扮演月亮姐姐,小朋友是满天的星星。星星围成大圈,月亮姐姐在中央。音乐前奏起月亮姐姐转圈;星星跟着音乐拍手。前奏结束前月亮姐姐要点到一颗小星星,小星星就马上起来,跟着音乐做动作(如眨眼、睡觉、或者跳舞)。其他小星星和月亮姐姐都必须马上跟着他(她)一起有节奏地动作,直至乐曲结束。待到间奏起,

月亮姐姐再次转圈去另一颗小星星,游戏如此循环反复。

游戏规则:小星星必须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别人做过的动作就不能再做,否则算输。

说明:这个游戏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兴趣和积极性。在鼓励幼儿大胆地模仿别人动作并表现音乐中,教师的指导重点放在让幼儿按音乐节奏活动,并不重复别人的动作,更应放在幼儿会用动作展现不同的节奏型。如有幼儿用 x x x x x x | 应该表扬

点头 点头 拍手拍手 拍手拍手

而有幼儿用 x — x — | x x x x | 也该好好鼓励。

扭屁 股 扭屁 股 拍手 拍手 拍手 拍手

b.引导幼儿听一段新的'音乐(同一旋律的不同乐器演奏)鼓励听到不同乐器演奏表现不同动作、玩法、规则。指导重点同前。

说明:不同乐器表现同一旋律效果不同,如由小提琴演奏出的旋律较为流畅优美,幼儿的动作应该较为舒展、柔美;而由铝板琴演奏的旋律则感觉更多的是有节奏、有弹性。不同的乐器应该引导幼儿用不同动作表现。

3.在角落游戏中进一步体会歌曲。

表现角中让每一个幼儿能有机会参加活动,进一步表现乐曲,感受节奏。此内容可在表演角里再延续10天左右。

继续在角落里引导幼儿大胆地用各种动作表现不同的节奏型,在角落活动的讲评中展现幼儿的游戏,以此让幼儿体会成功体会愉悦。

小班关于鱼的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谱,初步感受音乐的特定节奏,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x x x x │ x -│”。

2、尝试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激发幼儿倾听音乐旋律的能力。

3、在游戏情景中初步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并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

通过多次倾听音乐,尝试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

活动难点:

能创编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特定节奏。

活动准备:

快乐农场风景图;小动物图片10张;小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5分钟)

1、听音乐寻找小动物,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到快乐的农场里做游戏,听一听,都有哪些小动物?”

师:刚才你听到了哪些小动物?我们把这些小动物都请出来了,一共多少只?

2、通过互相问好,初步了解音乐中的特定节奏。

(1)“小动物们”向小朋友问好。

师:小朋 友你│ 好——│

(2)幼儿初步学习用特定的节奏问好。

幼:小动 物你│ 好——│

二、基本部分。(15分钟)

1、通过游戏,幼儿初步认识图谱。

师:“快乐的农场里除了有小动物,还有什么?这些木头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我们一起来拍一拍吧。

2、倾听音乐,幼儿能找出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

(1)师:音乐中,除了有小动物的叫声之外,他们都在反复唱了一句同样的话,我们一起仔细听一听,把它找出来。

(2)师:它们都唱了一句什么话?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结合图谱和肢体动作,进一步练习音乐中的特定节奏。

3、再次倾听音乐,幼儿能准确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

师:“这个咿呀咿呀哟可调皮了,它喜欢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一会儿我们要认真听音乐,当“咿呀咿呀哟”出来的时候,我们就挥一挥自己的小手和它打招呼。 ”

4、能初步运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中的特定节奏。

(1)教师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现特定的节奏。

师:“听到咿呀咿呀哟的时候高兴吗?高兴的时候你会做哪些动作?”

(2)请个别幼儿展示创编的动作,共同学习。

(3)随音乐完整表演,巩固练习音乐中的特定节奏。(两遍)

三、结束部分。(2分钟)

通过情景游戏复习巩固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哟”及创编肢体动作,表现节奏“x x x x │ x -│”。

延伸活动:

在表演游戏中,幼儿继续分角色进行表演。

小班关于鱼的音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够在图谱的提示下完整的演唱歌曲。

2、能够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创编不同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图谱,伴奏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角色,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个客人,看看他们是谁?”幼儿:“鳄鱼和恐龙!”

教师拿着鳄鱼和恐龙:“大二班小朋友你们好,猜猜我们来到大二班干什么的?”幼儿猜测……

教师:“我们是来跳舞的!”出示“来跳舞”字条,教师和幼儿依字读“来跳舞!”

二、新授歌曲《来跳舞》

1、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前半段。

(1)(伴奏)教师唱:“恐龙来跳扭扭舞。”教师:“恐龙跳的什么舞?”幼儿答:“扭扭舞。”

教师:“猜猜恐龙会怎样跳扭扭舞?”幼儿创编各种动作。

教师:“我们来看恐龙怎么跳的?”

(伴奏)教师边唱边指图片。

教师:“怎么跳的?”幼儿答

教师:“用歌曲里的话来回答我?”(伴奏)

(2)教师:“听听鳄鱼跳的什么舞?”(伴奏)教师演唱“鳄鱼来跳踢哒舞”。

教师:“什么舞?”幼儿:“踢哒舞。”

教师:“猜猜鳄鱼会怎样踢哒舞?”幼儿创编。

教师:“我们来看看恐龙是怎样跳踢哒舞的?”(伴奏)教师边唱边指图片。

教师:“怎么跳的?”幼儿答

教师:“用歌曲里的话来唱着回答我?”(伴奏)

2、教师运用图谱引导幼儿学习唱歌曲的后半段。

出示图谱,教师:“图谱上都画了些什么?”幼儿:“手和很多嘴巴!”

教师:“这些嘴巴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教师:“我们学学图上的嘴巴,看看能发出什么声音?”幼儿尝试。

教师:“马上老师要唱四句声音,请小朋友按着老师唱的顺序来给歌词和图片配配对?”

(伴奏)教师演唱:“哗哗,哈哈哈。噢噢,呵呵呵。”教师:“我刚才唱了些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请小朋友来根据老师唱的顺序来给图片排队。”

教师引导幼儿用图片为拟声词配对。

教师:“我们来唱一遍来看看他排的对不对?”

(伴奏)我们看着图谱来一遍。

3、(伴奏)教师完整的演唱歌曲。(边唱边出示图谱。)

教师:“老师把这些关于恐龙和鳄鱼跳舞的图片,编成了一首歌。请听歌曲《来跳舞》”

4、幼儿完整学习歌曲。

(1)(伴奏)教师大声范唱,幼儿轻声跟唱。

(2)(伴奏)幼儿尝试看图谱演唱。

5、幼儿唱歌教师示范动作。

“现在刘老师做鳄鱼和恐龙,请小朋友唱歌,老师来给你们伴舞。请小朋友认真看老师每句做的动作。”

(伴奏)老师跳舞幼儿唱歌。

(伴奏)“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做恐龙和鳄鱼,一起来跳舞吧?”

(伴奏)“试试自己根据歌词创编不同的动作,我们边唱边跳舞吧?”

三、和鳄鱼、恐龙道别。

小班关于鱼的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在歌曲的伴奏下两拍一下地用发响的玩具拍击。

2、能产生爱护小动物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发响的小乐器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律动《向前走》。

1、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唱边做动作。

2、教师出示小猫的'教具,幼儿替换歌词:小猫小猫向前走。

二、出示袋鼠,幼儿说出其名称和走路方式。

教师:这是什么?(袋鼠)那我们来学一学袋鼠跳吧。

三、倾听歌曲《袋鼠跑,袋鼠跳》,理解歌曲内容。

四、老师做袋鼠妈妈,并在歌曲伴奏下两拍一下地做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幼儿边看袋鼠蹦跳,边两拍一下地拍手,蹦跳,跺脚,并在歌曲最后两小节高举摇动,表示袋鼠跳回家的快乐。

五、人手一个玩具沙球边听歌曲边两拍一下拍击,最后两小节摇奏。

教师:“现在我们来用好听的乐器一起来跟袋鼠妈妈做游戏吧!”

小班关于鱼的音乐教案篇7

活动内容:音乐——挠痒痒

设计理念(或教材分析):

活动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挠痒痒对于孩子来说,蕴含着情感体验和操作探索等多反面的发展价值,对幼儿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乐观、开朗的人格品质具有直接的作用。孩子们在真实的体验中产生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到“痒”这一生理反应令人畅的感受,同时在与同伴的挠痒痒游戏中将生理反应的笑与愉悦的情绪体验建立起了联系,对于幼儿情感的`发展,情绪的宣泄和释放都是非常有益的。而且本活动要求有直接的身体接触,针对夏秋季幼儿的衣着情况来说也比较适合开展。

活动目标

1、乐意模仿毛毛虫爬,能运用动作、声音表现“挠痒痒”

2、 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重点:能运用动作,声音表现“挠痒痒”

难点:幼儿在户外玩此游戏时,可互相做挠痒动作,增进同伴间的交流,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活动准备:材料包:毛毛虫胸饰若干,音乐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 热身运动

1、教师扮演毛毛虫妈妈,跟着音乐带着小毛毛虫向前爬:“孩子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外面去玩吧,快,跟着妈妈,出发(可以绕教室爬)

2、快快爬,毛毛虫们真能干,妈妈真喜欢你们,找个朋友拉拉手,头碰头,肩碰肩,抱一抱,我们是快乐的毛毛虫。

3、咦,那是什么?(教师带领小幼儿爬到大树下)哇“毛毛虫爬出来了”教师模仿大叔讲话:“我才不怕呢”毛毛虫使劲喊:“我来了”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帮大树挠痒痒,许多树叶宝宝便一片一片地从树上掉下来

5、提问:树叶宝宝是怎么掉下来的?

二、跟着音乐做动作

1、幼儿倾听一遍录音

2、提问:哪里像是毛毛虫在挠大树爷爷的痒痒?请幼儿一起跟着教师唱歌两遍。

3、“挠痒痒“的动作是怎样的?(启发幼儿用手指来比划:左手扮大树,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当毛毛虫在左手掌上演示“爬行”。)

4、引导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边唱边做动作。

三、玩游戏

1、教师扮演毛毛虫,幼儿扮演大树,唱到13 54 32 1—处,教师挠“大树”痒痒,幼儿发出哈哈大笑声或做出怕痒的样子。

2、请几个幼儿挂上胸饰扮演毛毛虫,教师和其他幼儿扮演大树,游戏反复进行。

通过角色扮演,引出人物

通过肢体动作增进同伴间的交流,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注重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在有层次的感受音乐中自然而然习得歌曲。

借助语言、动作引导,来激发情感、分角色表演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动作帮助幼儿感受说唱歌曲的特征。活动反思

《小班关于鱼的音乐教案优质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