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画中班教案5篇
教师通过教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教案的制定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剪纸画中班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剪纸画中班教案篇1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和区别对称、不对称(随意)纹样;学会对折一次剪纸的方法,剪出角花纹样;培养学生手脑协调的能力和简约、概括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对称(对折后剪)与不对称(随意)剪的认识和剪贴方法步骤。
(2)角花的设计制作的步骤、方法
2、难点:纹样的简约、概括、变化、虚实得当。
教学准备:角花纹样剪纸范品,。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
一、开头叙说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
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
二、插入新知。
教师传授角花的折纸方法。
(1)指导学生看书自学,教师提问:制作单个、两个、四个相同的角花分别怎样折纸?
1、制作一个角花:
2、制作两个角花:
3、制作四个角花:
(2)学习设计描绘花纹。
(3)剪制纹样。
请看老师剪。(教师示范剪)
是不是很难?你们自己剪剪看。学生试剪,教师观察,发现问题提请大家注意。针对学生在剪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边讲边示范分解步骤:
(4)、贴。在考虑好构图大小布局的基础上开始粘贴。角花最好贴在有色底纹纸上。鼓励同学们套色剪贴。
三、补充观摩。
上教师将收集的图案给学生看,稍加特色说明,引发学生的创作愿望。
四、课后作业。
布置学生剪出大小形式各异的角花,剪得好而快的同学可让其粘贴在底纸上,提请注意底纸要尽可能把角花衬托明显。教师巡行指点,并不断出示剪得好的角花,加以表扬。
五、学生自评、师生互评作业,课堂总结。
剪纸画中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对称剪纸蝴蝶和花,并根据自己的意愿组合画面。
2、让幼儿体验剪贴和合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剪纸时良好地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剪好形状的2开白纸6张,各色正方形彩纸若干,剪刀每人一把,胶水每人一瓶,筐子12个。
2、将白纸分贴在教室周围。
活动过程
1、引入部分欣赏春天的景物图片、展示教师范画,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花和蝴蝶的形态。
师:春天来了,春姑娘飞到我们教室里来了,她给我们带来了礼物,请小朋友们看看她带了什么礼物来呀?(展示范图)
2、学习剪纸
1)我们今天就要自己动手来剪蝴蝶和花,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剪的。
2)教师示范蝴蝶剪法,(先把纸对折,再用笔在对称线旁边画蝴蝶的身子,接着画蝴蝶的翅膀,边画边念:一个大椭圆接着一个小椭圆,最后用剪刀剪下来,打开就成了。用磁铁将蝴蝶固定在“花园里”,启发幼儿观察:蝴蝶还少了什么东西?
3)示范花的剪法。师:花园里没有花,蝴蝶会来吗?所以我们要做出美丽的花去吸引蝴蝶。学习
3、分组剪贴幼儿动手剪贴,教师巡回指导(指导能力差的幼儿学会剪,启发能力强的幼儿剪出各种各样的花和蝴蝶,并使构图更美观)
4、评价展示:将作品展示教室墙上,幼儿根据画面丰富、整洁、美观的标准互评。
剪纸画中班教案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剪纸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艺术手工作品,在很多地方是过节过年不可缺少的装饰材料,但是在新疆却是不非常常见的手工作品,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幼儿了解并能初步掌握简单的剪纸技巧,感受剪纸的乐趣,激发幼儿对我们传统手工作品的喜爱。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我国的传统艺术手工作品“剪纸”。
2、学会制作简单的剪纸。
3、感受剪纸作品的美感和剪纸过程中的乐趣,激发幼儿对传统手工艺术的热爱。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作品的美感和制作过程的乐趣,激发幼儿对剪纸艺术的热爱。
2、难点:学会制作简单的剪纸。
活动准备
过年场景图片课件;剪纸作品的图片课件;教师的剪纸作品若干;小剪刀;彩纸;透明胶带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过年场景图片的课件,请幼儿们仔细观察图片中有些什么,然后说一说。
2、幼儿说完后教师一一介绍图片中的物品,如灯笼、对联、福字、鞭炮等等,重点引出剪纸。
3、问问哪些幼儿见过漂亮的剪纸,如果有请他们说说他们见到的剪纸是什么样的,然后播放传统的剪纸作品图片课件。并请幼儿说说图片中的剪纸的颜色、形状、图案等等。
4、教师出示自己的剪纸作品,也请幼儿来说说老师的作品是什么样子的。
5、教师给幼儿们发小剪刀和彩纸,教师边制作剪纸边讲解制作方法,并请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来学习剪纸轮廓形状的剪法,主要有方形、圆形、花形。(注意提醒幼儿们要正确小心的使用剪刀)
6、让幼儿们自己进行制作,在学会剪纸轮廓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创造,剪出不同的形状,教师进行观察,对个别制作上出现疑问或问题的幼儿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7、幼儿们制作完毕之后教师把作品贴在前面,让幼儿们一起欣赏自己和小伙伴们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制作过程和作品是什么样子的,教师进行点评。
教学反思
大班的孩子们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小班、中班的幼儿们强了许多,但在学习制作过程中还是有一部分孩子接受较慢,教师在教授和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耐心准确,并在活动过程中要多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动力。
剪纸画中班教案篇4
教学目的:
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
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准备:剪纸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2
开白纸两张;投影仪。
作业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图样,做到造型
单纯、简洁、富有剪纸情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l分钟)
(二)学习新课(10分钟)
l、教师出示剪纸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剪纸。引出课题。
教师讲述:这些作品出自农民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请学生欣赏课本剪纸作品。欣赏的同时归纳剪纸的题材种类。(教师板书)
3.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剪纸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教师板书)
4.教师将剪纸展示给学生问: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教师指图1、图2,用启发性的手势、语言提问:图1、图2都是人物头像,但在眉眼等细节上却用了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发现了?(教师综合学生回答板书)教师再指图3图4问: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两幅剪纸出现多种色彩呢?(学生回答困难,教师可用半成品给学生示范,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6、教师展示图5、图6、图7,讲:下面我们研究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图5这幅剪纸突出了人物的形态,而次要的细部却没有刻画,它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教师指图6图7问:鱼和猪的形象和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差别?大家讨论一下。(同学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
7、教师展示图8、图5问:这两幅图的构成形式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8、教师给学生做剪纸示范。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如::运用折叠法剪的是光卉(图9),如果剪单独对称式的人物怎么剪(图5)?均衡式的呢?(图8)?
(三)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1图2,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再让学生观察图9图10,指出对错。经过比较议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突破难点。
(教学建议:展示剪纸和板书用投影仪)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点题:以上学习的是剪纸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剪纸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
剪纸画中班教案篇5
一、设计思想:
中国民间剪纸是民间文化中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广阔、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源远流长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而据史书可考,南京剪纸明代已流传民间300多年。这节课它能使学生左右手并用、手脑结合,它能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提高左右半脑的灵活性,提高孩子们的专心致志的能力,对文化课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南京民间剪纸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南京剪纸艺术已经有3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了,南京剪纸除门笺是刀刻的,多数用剪刀剪成。艺人们以剪代笔,不需底稿,手随心运,有如“一笔画”,连绵不断,一气呵成。造型以弧线为主,流畅优美,柔中见刚,作品具有韵律感、节奏感和浓厚的装饰趣味。一般来说北方剪纸粗犷朴拙,而南京剪纸的艺术特点为“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如喜花之类,大都在特定的花纹外廓内,围绕主题,根据内容需要,填满散花散叶,和谐地构成完整的图案,显得美满充实,喜气洋洋,含意丰富。剪纸的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剪纸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剪纸经起稿、剪刻和贴裱完成。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在后右的顺序进行。在剪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剪剪相断”注意剪刻刀味。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剪纸艺术比较陌生,虽然拥有熟练运用剪刀的 经验,但他们对剪纸的点、线、面相连的变现方法依然难以适应。并且在小学美术中加强剪纸艺术的欣赏和学习,其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对剪纸的学习和了解,而是通过这个窗口去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树立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加强剪纸艺术为代表的民间工艺美术的学习。
四、 教学策略:
(1)学生初步学习剪纸技法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剪纸艺术
的欣赏教学。通过欣赏使学生理解有一种特有的表现规律,能够事半功倍,是一种适合表现的捷径。剪纸的构成大多采用对称和多摺的手法,容易变现对称构图出现较繁杂的图案。
(2)让学生正确读懂剪纸的艺术语言。教师示范,让学生了解“月牙”和“锯齿”的剪法和正确的运用,如在剪公鸡时,就可以用“锯齿”来表达公鸡的羽毛。
五、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剪纸作品,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和中国民间剪纸的特点,学生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一看、动一动进行剪纸练习,学习剪纸的简单剪刻技法和创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摸索简直小窍门,运用折、剪、刻等技法进行表现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剪纸在设计和剪刻时要注意线线相连、面面相连。
教学准备:剪纸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一看
l、教师出示南京剪纸作品。
“同学们,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要到来的时候,家家张灯结彩,十分热闹,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
出示简直图片
“对!他们在剪窗花,窗花是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中一种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在节日期间用彩色剪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出示课题:剪纸
(二)新授
出示图片
请学生欣赏剪纸作品。欣赏的同时请同学讨论剪纸的题材种类。
种类:
1、贴在窗户上——窗花
2、贴在门上——门签
3、用于喜庆——喜花
4、用来祭祀——祭纸
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其中江南剪纸中属南京剪纸最有特点。南京剪纸除门笺是刀刻的,多数用剪刀剪成。艺人们以剪代笔,不需底稿,手随心运,有如“一笔画”,连绵不断,一气呵成。造型以弧线为主,流畅优美,柔中见刚,作品具有韵律感、节奏感和浓厚的装饰趣味。
出示南方南京剪纸和北方的陕北剪纸
1、象征吉祥的团花
2、表达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剪纸——风俗剪纸
3、北京奥运会福娃剪纸
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可以分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相同点:纹样相聚,造型生动
不同点:陕北剪纸粗普豪放,单纯,南京剪纸华丽,工整。
总之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有以下几个特点:
简练概括,夸张传神
善用比喻,寓意谐音
构思大胆,幽默取巧
富于装饰,印物赋形
出示有特点的两幅作品让同学比一比这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阴剪”是一块为主,把造型的线剪去。阴剪的线是线线相断,阴剪是把形剪空,称为负形。
阳剪”,是一线为主,把造型的线留住,其他部分剪去。阳剪的线是线线相连。阳剪是把形留住,形以外的剪去,称为正形。
综合法:一幅好的剪纸作品,大多采用阴剪和阳剪结合的办法来进行艺术处理。
(三)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
出示不同的剪纸作品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经过比较议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突破难点。
作业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窗花图样,做到造型
单纯、简洁、富有剪纸情趣。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第17课 剪纸
剪纸方法:阴剪
阳剪
综合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