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调查报告5篇
一份全面的调查报告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对待调查报告的书写,这样才可以记录下自己调查中的经验,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旅游资源调查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篇1
一、开发泰州民俗旅游资源的意义:
泰州是一个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泰州具有2100多年的历史。古称海阳、海陵,汉初置县,东晋设郡,南唐建州,取“国泰民安”之意,泰州之名从此而始。古代泰州与广陵扬州、兰陵常州、金陵南京相呼应,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泰州历史人文荟萃、名贤辈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泰州学派”创始人哲学家王艮、“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地质学家丁文江等,均是泰州历代文化名人中的杰出代表。抗金英雄岳飞、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书画大师齐白石等曾在泰州或主政或从业,为泰州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一页。泰州境内名胜古迹众多。现存古遗址、古建筑、古石刻数百处,全市建有5座博物馆,珍藏文物万余件,不少为稀世珍品。千年古刹光孝律寺在海内外佛教界享有盛名,日涉园、崇儒祠、岳王庙、安定书院、施耐庵陵园、郑板桥故居、梅兰芳纪念馆等人文景观俱是泰州历史文化的瑰宝。
现代高科技文明的日益普及,使泰州传统的民俗文化在不同程度上正趋于消亡,我们必须通过民俗旅游业的开发利用使它们保存下来,满足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审美的需要,丰富现代文明的内容。泰州民俗旅游也必将与自然风光旅游、文物古迹旅游构成了泰州三大特色旅游板块。泰州目前对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初见成效,而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却十分微弱,因而开发利用泰州的民俗旅游资源,前景十分广阔。民俗旅游的开发将是传播泰州古城文化的重要桥梁之一,也将成为未来泰州旅游业主流之一。
二、泰州民俗旅游资源的现状
1、丰富多彩的节庆庙会活动
泰州节庆庙会很多,如溱潼会船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旅游项目。源于宋代。溱潼会船主要分布在里下河水乡,纵横数百平方公里。会船通常分为篙船、划船、花船、贡船、拐妇船等五种类型。溱潼会船节一年一度,日起在清明节的第二天,被国家旅游局定名为中国溱潼会船节。现在,溱潼会船节规模已蜚声海内外,被列为江苏民间艺术游专项活动之一。有诗赞曰:“天下会船数溱潼,溱潼会船甲天下。”另外泰州还有三月三孤山庙会,正月十三的城隍庙灯会等等。每逢盛大节日及政府和地方庆祝大会期间都要办灯会,在灯会上可以欣赏到具有泰州地方特色的龙灯、花灯、花鼓灯等表演。
2、泰州地方特色食品
中华饮食文化世界独一无二,人们赋予其审美、艺术、礼仪、禁忌等文化内涵,讲究饮食的氛围和方式。泰州的特色食品品种繁多,味道各异。地方特产有泰州麻糕、黄桥烧饼、蟹黄汤包、溱湖鱼饼、大煮干丝等不胜枚举。历史上,黄桥曾是江淮一带的粮食集散地,黄桥烧饼成为挑夫们的快餐。在黄桥决战中又成为支前的主食,从此“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的烧饼慰劳忙……”这首著名的《黄桥烧饼歌》,随着新四军的脚步传遍大江南北;并入选开国大典国宴,毛泽东称赞“黄桥烧饼好出名的哟”。现分普通和精细两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用料考究、制作精细、色泽黄亮、香脆可口,是江苏省名点之一。
3、精彩纷呈的民间歌舞、民间游艺活动和民间工艺品
泰州的民间歌舞游艺活动和民间工艺品种类繁多,精彩纷呈。著名的有溱潼会船、姜堰滚莲湘、“面人王”面塑、泰兴花鼓、泰兴木偶、靖江讲经、麦秸浮雕壁画和立体工艺、韩乐吾的故事、兴化湖彩蛋制作技艺、泰州道情等
4、泰州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
民俗文化具有地方特色。泰州民俗旅游资源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传统性,体现出一种浓厚的人情味和朴素自然的亲和感。而这正是现代社会所缺少的,对希望体验文化传统、修身养性的旅游者有较大的吸引力。
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泰州具有如此众多的、且质量较高的民俗旅游资源,实在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近些年泰州的民俗旅游资源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如前面所说的溱潼会船节等,有不少已被开发出来形成旅游项目,促进了这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这些丰富多彩的节庆庙会活动,充分体现了各地浓郁的地方特色,吸引了大批游人前往。如靖江孤山庙会等,系地方所独有,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三、泰州民俗旅游资源所面临的问题
由于泰州的民俗旅游产品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民俗文化还未被深度挖掘,对当地原汁原味的民俗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使得很多优秀的民俗资源和产品仍不为人所知,真正意义上的民俗旅游还未真正形成。
四、泰州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鉴于泰州民俗旅游资源的现状,对其进行开发利用与保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从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泰州的民俗旅游资源,因势利导,因地制宜。
对泰州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首先需要对全市民俗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和统一的规划,使全市有一个统一的部署。既突出各地的特色,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使民俗旅游项目更具有地区个性、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开发,就是要使这些散落在民间或各地的民俗资源具有招徕游客前来旅游的能力,既包括对新开辟的旅游区中民俗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包括对原有的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建设。要突出体现地方特色,如在建筑、服饰、民族歌舞、特色食品等方面,从内容到格调、造型色彩都要有浓郁的地方个性,给人以亲切、真实、纯朴、乡土、异地色彩的心理感受;同时要尊重当地各民族人民的信仰,遵守其各方面的礼仪,不可随意破坏。如对泰州的佛教、道教习俗的资源利用。总之,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就要保持其原有的民风民俗、特有的风情,要寓个性、特色于共性和发展进化之中。
2、打造品牌化民俗旅游产品
泰州在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策略,强化品牌意识。优先开发具有较大优势的民俗旅游资源,把最能反映泰州特色的秀丽风光、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融为一体,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品牌之路。如对溱潼会船节、三月三孤山庙会等节日进行重点发展,使其逐步成为全国闻名的民俗旅游品牌。
3、建立泰州民俗风情区、泰州民俗博物馆。
建立泰州民俗风情区或民俗游乐园作为泰州综合的民俗旅游基地,也是反映泰州民间文化的总窗口。园区内建街市、祠堂、庙宇、游戏场等,集生活、生产、游乐为一体。民俗园既搞物品与礼俗的展示,又设置一些参与性民俗活动,成为反映泰州民间文化的总窗口。在民俗园内可以设立民俗食品城,集中各类泰州有特色的食品,恢复和开发某些古代食品,还可以引进全国其它地方风味小吃,食品城可以承办婚宴、寿宴等各类庆筵。
4、培养民俗文化人才,包括专业表演人才、管理人才和研究人员。针对目前面临失传的民俗文化项目,泰州应尽快成立专门机构清理、收集所有民俗文化项目,对已经失传和即将失传的一些项目应想办法进行挽救,并让其尽快成为泰州文化、旅游项目来服务游客。这就要求这方面的人员必须具备旅游文化意识,要全面而深入地进行研究,从民俗学乃至考古学、文学、史学、艺术学和社会学等方面都要下大功夫系统挖掘。可以通过邀请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中从事民艺学、民俗学、旅游学的专家来泰州讲学和考察,加大培养人才的力度。
5、注意开发民俗旅游商品。
泰州的民间工艺品虽然很丰富多彩,但目前对它们的开发利用还不够,如泰州著名的叶雕、紫金砚、风味食品等,都是可深层次开发利用的民俗资源。在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时,应满足旅游者的购物心理,要有所创新,以此来打开民俗旅游商品市场,增加旅游收入。
6、加强民俗旅游宣传力度
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泰州民俗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建立网站,完善网络宣传途径,其次政府部门也应大力支持,举办相关的活动,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宣传。
总之,我们要在对泰州民俗旅游资源的价值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发利用并保护泰州的民俗文化。这需要从宏观到微观,从“行、游、食、宿、购、娱”等旅游诸要素出发,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泰州的民俗旅游资源,使泰州的民俗旅游真正成为泰州旅游业中的一支生力军,为发展泰州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贡献。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篇2
调查目的:通过这次的旅游资源调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对旅游行业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服务与管理工作有较实际、深刻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提高观察、调研、分析、评价、规划设计以及归纳写作等诸多方面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经由思考和凝练,形成毕业论文的研究主题和范围,为论文开题做好准备;能增强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拓宽视野,更好更快地适应旅游行业的需求,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调查要求:
⑴ 要求学生认知各类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阐述其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特色、特点、类型组合匹配、组成结构和功能价值等,并对其进行评价。
⑵ 以花溪公园旅游资源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景点设计,形成内容丰富的旅游路线,以期能有效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塑造高原明珠——花溪公园的特色空间形象,为其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使花溪公园独特的喀什特地形地貌得到全方位的绽放。
⑶ 收集、熟悉、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4)标准。
⑷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⑸ 保证成果质量,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
1、花溪公园概况
花溪公园坐落于贵阳市南郊的花溪区,花溪区北临南明区、乌当区,东与龙里县相邻,南接长顺县、惠水县,西与清镇市、平坝县接壤,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地总面积957.6平方公里。花溪是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海拔1100米,气候温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花溪公园,位于贵阳市南郊17公里花溪区内,建于1937年,占地800余亩,是贵州著名的旅游胜地,它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三颗高原明珠之一。公园内形成了主要以地貌景观、水文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的特色城市休闲旅游地带。不但是附近的居民优良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花溪区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2、 花溪公园周围环境概况
花溪乃取其繁花似锦、溪水长流之意。花溪河畔有小山数座参差其间,或突兀孤立,或蜿蜒绵亘。那里山环水绕,水清山绿,堰塘层迭,形成方圆十多公里的名胜风景区域。它包括十里河滩、天河潭、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青岩古镇、黔陶幽境等8个景区。
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出自于景区的高坡乡,那里是贵阳市海拔最高的地方,居民均系苗族同胞。高坡乡的苗族有不少传统的民族节日,其中,以四月八射背牌、正月跳洞、七月牛打场最富魅力,观看、参与的游人络绎不绝。那里,古代苗族的悬棺葬和崖洞葬,也给人留下难解之谜。
花溪以南12公里处的青岩镇,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始建于明初。镇四周原建有城墙,分内城、外城,用方块巨石垒砌,筑有敌 楼、垛口、炮台,因年久失修,成为残垣 。现修复的定广门城楼,巍然耸立,气势恢宏,与古道、石坊、寺庙交相辉映。西镇的3架古石牌宏伟壮观。 古镇的古建筑栉比鳞次,有九寺、八庙、五阁、二祠、四溶洞,保存完好。
黔陶幽境位于崇山峻岭中,因两座山峰间凌空飞跨着一座天然石桥--鬼架桥而出名。鬼架桥桥长约11米,宽约60厘米,系石岩与树根相伴天然生成。从桥面到谷底足有10多层楼高。站在墙上往下看,令人心惊胆颤。不少游人最初抱有不过此桥非好汉的决心,但到了桥头都却步不前了。从花溪到黔陶,一路环境幽静,山风吹来,林涛起伏,响声不绝。在鬼架桥的山后,还有一个直径数十米的仙人池。每年雨季,飞瀑灌池,吼声灌耳,十分壮观。
其中花溪天河潭风景区、青岩古镇景区为国家aaaa级国家旅游区,花溪城市湿地公园已经成功申报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并对外开放。这些景点共同组成了花溪独特的风景网络,给花溪区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3、花溪公园主要景点
花溪公园经过多年的改变之后,仍旧保存其原始的自然风貌,山水自然融合形成了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秀丽风景。目前其主要景点包括音乐广场、马鞍桥、百步桥、东舍、西舍、坝上桥、牡丹园、碧桃园、水杉路、红枫园、葫芦坡、松柏园、南湖、蛇山、麟山、龟山、儿童乐园等。主要以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为主配合花溪河水的流动,形成的一副动态的山水画。在公园内你能体会到自然的风光,也能看到现代城市的气息。在麟山顶,还可以俯瞰花溪的全貌。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篇3
万里长江一路蜿蜒在入海口两岸筑起了两座美丽的城市,南边的是上海,北边的叫南通。我们说南通比不上上海的繁荣,上海却是不比起南通的秀丽。
1.调查区旅游环境
南通位于江苏省东部,长江入海口北岸,东濒黄海,面向上海与苏州、无锡、常州,背依广袤的苏北平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现辖四市、二县、三区,辖区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人口785万。
南通江风海韵,风光绮丽。这样一个城市注定着它的旅游资源也蒙上了多样的色彩。约莫数一数,蜿蜒30华里的濠河环抱全城,形同葫芦,宛如珠链,被誉为南通城的“翡翠项链”。市区南郊的狼山风景区是江苏六大自然风景区之一、国家4a级旅游区,区内有千年古刹广教寺、鉴真东渡出海遗址、骆宾王衣冠冢、康熙御书亭、葵竹山房等文物古迹;海安青墩新石器文化遗址;如皋冒辟疆、董小宛故居、水绘园、定慧寺;如东海上迪斯科;通州戏剧古镇石港;海门蛎蚜山;启东圆陀角。人文、休闲、生态皆囊括其中。
南通位于发达的江浙沪旅游区,又可以得到上海等大城市客源市场辐射,因而客源市场腹地广阔。但是由于区域旅游形象尚未完全确立、交通条件尚未完全改善、旅游项目偏少偏小,这一市场效应尚难全部显现。
南通市入境旅游市场接待数量小,所占比重低;入境旅游市场主要是东南亚和欧美市场;海外旅游者以商务客人为主,在南通停留时间较长,未来市场份额可以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是南通旅游业的主体,主要分布在江苏及周边的上海、浙江等省市,游客来通旅游的目的主要是观光、度假游客、探亲访友,目前南通国内旅游发展尚未成熟,市场开发不够,国内旅游市场发展仍有较大的潜力。
2.旅游资源swot分析
优势:南通市江海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有一定的优势,近代、博物、宗教、长寿等文化独具特色;位处我国最大的客源地长三角,市场优势十分明显;狼山、濠河、海上迪斯科等已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较为发达区域经济和良好的旅游发展的社会环境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劣势:海滨自然景观美感度较低,适游期短,可观赏性较差;沿江旅游开发受工业和港口项目影响较多,且较为分散;长寿现象、名人文化等众多资源载体不足,较难转化为物质性旅游产品;景点、景区知名度较低、拳头产品少,产品的包装与宣传不够,市场占有率较低;城市旅游的主导功能不突出,认可度较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购物、娱乐收入所占比重较低;专业人才相对匮乏,旅游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机遇:南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化上海都市圈的构建与世博会的举办,世界大城市带论坛项目的启动,将使南通旅游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不断优化的交通环境,必将极大改善南通旅游的可进入性;全省建设旅游强省的宏观环境和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取向给旅游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威胁:与长三角连接后将直接面对周边旅游地的激烈竞争,成为南通旅游最大的威胁;市域内部分旅游项目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影响了整体形象和综合效益;旅游产业结构不够完善,旅游体制和机制不顺,影响了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3.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归纳分为六类:
3.1历史性
悠然信步在南通,以清末状元张謇为代表的近代南通人开风气之先,创造性地开展城市建设,使南通成为中国人最早按照先进理念规划和建设的城市典范,15个全国第一造就了“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美称。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博物馆,丰厚的文化底蕴让您品味无穷。
南通博物苑位于南通城东南濠河之滨,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博物馆,由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20年创办。它融中国古代园囿与近代博物馆于一体,是一座“园馆一体”的城市园林式综合性博物馆,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具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交通便利,景色宜人,历史建筑别具特色,苑藏文物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人们参观、学习、游览、休闲的理想场所。
南通博物苑坐落在濠河之滨,就像历史揉在水中,源远流长。
南通的历史都重现在一座座博物馆之中了。博物馆有:南通风筝博物馆、纺织博物馆蓝印花布艺术馆、给水技术博物馆、张謇纪念馆、南通民间艺术馆、南通建筑博物馆、海安博物馆和个簃艺术馆,可见南通旅游历史的厚重性。
3.2江海性
追江赶海。南通是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个驿站。漫长的江海岸线使南通具有滨江临海城市的迷人神韵。南通有稀有淡水鱼类127种,是鳗鱼、长江水系中华绒鳖、蟹苗种的天然产区;有近海鱼类130多种,贝类资源蕴藏量达8万吨以上,“天下第一鲜”文蛤的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吕四渔场为全国四大渔场之一,盛产带鱼、鲳鱼、大黄鱼、小黄鱼、梭子蟹等水产品。
位于入海口北端的圆陀角风景区,是中国最早升起太阳的地方。南通的海滩平展开阔,一望无际,潮退了,可以赶海去,赤脚踩在松软的滩涂上,一只只鲜活的文蛤从脚边冒出来,随手捡起,兴奋之极,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旅游项目——海上迪斯科。
另外不得不说的就是南通一大代表之一的濠河,她原是南通的护城河,史载“城成即有河”,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她担负着防御、排涝、运输和饮用的重任,被称为“人身脉络”。而宽窄有序的水面,清澈的水流,迂回荡漾,鸥飞鱼翔的自然美景,又被誉为城市的“翡翠项链”曲水回环,绕城而流,景观丰富,林木葱郁。南通市民一向有爱河的传统,历代多加修葺,亭台桥榭掩映其间,画舫游艇荡漾水中,更增添了濠河迷人的风情。乘船游览濠河,您可以领略到城在水中坐、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特别是濠河夜色,流光溢彩,两岸灯火辉映,树影婆娑,水上桨声灯影,乐声阵阵,泛舟景深处,如梦如幻,处处洋溢着浪漫的气息,定令您沉醉其中。
3.3佛法性
初来南通,就发现这里民风似乎比较注重礼佛。因此拜佛求神也成了游客来南通的一定目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狼山。
南通狼山则是由海溯江的第一座名山,被称为江海第一山。南通的山不高,也就100多米。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狼山是佛教西方三圣之一的大势至菩萨的道场,山上还供奉着惟一身披龙袍的大圣菩萨,这里终年香火旺盛,游人如织,因此,狼山位列佛教八小名山之首。登临狼山,看大江东去,巨桥横跨,百舸争流,水天一色,心念高远,仙山圣境之旅,定令您心想事成。
也许是人比较虔诚,南通是还是长寿之乡,是中国长寿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百岁老人的人口比例超过了国际标准的2倍多,全市共有百岁以上老人600多位,长寿现象受到世界关注。
游览东方大寿星园感悟健康的奥秘,也是南通一大旅游资源。
3.4文化性
南通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据古文化遗址考证,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境内海安青墩地区就有原始氏族部落繁衍生息。南通人文荟萃,名贤辈出,范仲淹、王安石、米芾、文天祥等诸多名家在南通留下传世之作和轶闻逸事。三国名臣吕岱、宋代杰出教育家胡瑗、明代名医陈实功、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状元张謇等名人为南通历史增色添彩。南通的传统民间艺术品有通派风筝、通派盆景、沈绣、剪纸、扎染、蓝印花布、红木雕刻、启东版画等。
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与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的故居-——水绘园,是徽派园林孤本的代名词,在那里他们演绎了浪漫的爱情故事,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到南通观赏水绘园,感受才子佳人的美丽故事,品位徽派文化,品尝董小宛亲手创制的董糖,定令您遐思无限。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篇4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前言:
1、
调查时间:2014年3月19日星期三
2、调查人员:刘琴 潘婷 幸飞 周小敏
任务安排:潘婷负责旅游资源评价,周晓敏负责资源的开发和建议,幸飞负责资源环境概况,刘琴负责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单体的填写有:潘婷负责黄瓜山和观音山:周小敏负责卫星胡,最后由刘琴汇总。
3、
4、调查地点:永川区 旅游资源调查目的
通过对重庆市永川区整体旅游资源的调查,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填写《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的目的和意义,及其要点和方法。将课本知识和具体时实践结合起来学习以实现理论实践双提高。
5、调查要求
⑴ 先收集、熟悉、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2003)标准。 ⑵ 绘制《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
⑶ 选定永川区内重点调查的旅游单体,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逐项填写《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调查内容。
⑷
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所调查的旅游资源单体赋分、评价。
第一章 调查区旅游环境
一、调查区自然地理特征
永川区历史悠久、山川秀美,人民热情善良、经济比较繁荣。永川因“护城三河汇碧、形如篆文'永'字”而得名。永川区处于重庆的西部,距离市中心56公 里,距离成都276公里。成渝高速公路和铁路贯穿全境,长江流经过南端,历为渝西和川东难佳通, 通讯枢纽和商贸,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它的气候条件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永川区的气候属于韩国典型的季节风气候,夏天和冬天的气候截然不同,夏天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高温多湿。平均气温℃,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年平均降雨毫米,平均日照小时,年平均无霜期317天。它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储量大,品种多,以能源,冶金辅助材料的建筑矿产为主,是我国稀有金属三大富集矿产地区之一。它的农业资源是重庆市农业的重要出口基地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联系市。其中,永川豆豉、松花皮蛋为全国特产。永川梨酥脆香甜、畅销西南。然而它的旅游资源十分的丰富,为游人游览留连之地。永川的文化底蕴很深厚。永川恐龙,石松化石文明世界,茶文化,石文化竹文化源远流长。永川也培养了很多的历史文人。它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茶、竹、石”三大特色旅文化游资源尤为引人注目。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区。
二、交通状况
永川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公交路线采取部分大中城市公交线路编号通用原则,实行3位数编号,百位数代表运行方向:1代表在新老城区运行,2代表在老城区运行,3代表在新城区运行,5代表城区至郊区运行;十位数和个位数代表具体线路序号,新老城区运行12条、老城区运行5条、新城区运行2条,城区至郊区运行5条。纵横交错的交通枢纽,把永川城连接为一个整体。
三、社会经济概况
永川的社会发展很迅速,经济条件成熟,在200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亿元,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亿元,增长%;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亿元,增长6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23元。城镇化率达到%。这样也表明了永川的线状是很乐观的。从永川旅游资源的社会条件来说它的交通十分的便捷它有菜园坝汽车站,陈家坪汽车站,朝天门汽车站到达永川。它周边的交通很发达,现代大城市加速拓展,城市形象显著提升。新建化工路西段、荫山路、中河坝滨河南路,开工建设内环东路、外贸校段道路改造工程。交通连接成都四川以及贵州等地区。然而四川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经济条件很成熟,马上即将开通的火车道路打开了以往旅游者为坐车久而烦恼,又因为成都的人也很喜欢外出旅游,所以也为永川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利益。
第二章 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
一、旅游资源开发历史
从永川历史文化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和山水风光资源来看,文化与旅游资源相当丰厚、分布密集,遗址、景点众多,多个时期的文化相互交叉重叠,融为一体,很多都是旅游开发的首选之地。永川恐龙,石松化石文明世界,茶文化,石文化竹文化源远流长。永川也培养了很多的历史文人。其中,永川豆豉、松花皮蛋为全国特产。永川梨酥脆香甜、畅销西南。中华梨村建设扎实推进,成功举办第三届国际茶竹文化旅游节活动。
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永川区作为全国优秀的旅游城市,生态资源优势明显。它集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真山真水,自然不失美丽。旅游资源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旅游独特的产品优势正在形成 在配合国家的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之上,永川也开始注意到了形成自己的旅游优势和自己所创立的特色,加大了旅游资源的力度,在自己的特色旅游产品,旅游区和成熟旅游景区域热线的开发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的发展。但就其开发利用情况来看,大多仍然处于原生态状态,尚未开发利用,即使开发利用,也是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没有形成规模。大多数旅游点基础设施很不完善,景区景点的管理也不是很完善。例如:永川茶山竹海,黄瓜上风景旅游景区都是永川的人文旅游特色资源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旅游的需求和审美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永川区的一些旅游资源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人为修饰,如乐和乐都主题公园,与原有的静态自然的美相对,体现一种动态的灵动。每年都会吸引很多游人前来观看,特别是家庭旅游。但大部分旅游资源的开发都很不成熟。如茶山竹海的基础设施很不完善,安全系数不高;淞既古镇管理维护不到位,使它显得破败不堪。
第三章 旅游资源单体报告
本次实习调查了永川区神女湖、望贤公园、茶山竹海、松溉古镇、石笋山、兴龙湖、桂山公园。其中神女湖、观音山、望贤公园、兴龙湖是实地调查的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见附图。 (1)望贤公园
类型:fad
分布位置:重庆永川红河大道与人民大道交汇东南
项目规划用地平方米,计划投资约5000万元。东临海棠香国古城区,南接兴龙大道,西接两所高等学校校区,北望古典浪漫的神女湖公园,是永川展现“精美城市、渝西高地、幸福永川”的形象门户。该公园既有古昌州文化与现代气息的融合,又富有特色人文书画名人古迹的文化背景,是充分展现永川人文历史,金石雕刻、书法诗韵的文化休闲公园。
(2)兴龙湖
类型:baa 分布位置:永川兴龙大道的中部
属于观光游憩湖,水工建筑,其形态不规则方形,由陆地和人工岛,湖水构成。其水幕电影及音乐喷泉显示出独特的观光效果,再加上水陆坏境的衬托,表现出别具风情的人文桃源色彩。永川政府打造的“三湖时代”的生态休闲商务服务中心,开启永川“平地造湖”的时代。兴龙湖于08年修建,2010年已初步建成对市民开放对其地方特色代表,由于兴龙湖的美丽景致周边完整的配套设施。
(3)神女湖 类型:fga 分布位置:渝昆高速公路永川匝道口北端, 茶山竹海景区南麓
神女湖公园集山、水、林、石、亭、廊等园林元素于一园,融清新雅致的自然景观与古典浪漫的人文大观于一体,是一座复合型体验式生态文化公园。该公园占地面积约1000亩,其中,水体约200亩、绿化景观约800亩。环绕神女湖水体,和谐组合16万平方米的湖滨公园、3万平方米的茶山公园、5万平方米的竹山公园和14万平方米的神女公园。 (4)淞既古镇
类型:
分布位置:镇政府所在地距永川城区40公里
松溉(松既)古镇历史:1000多年 。 清光绪《永川县志·舆地·山川》记载:“松子溉,邑之雄镇也。商旅云集,设有水塘汛,查缉奸盗。又下曰东岳沱,深数十丈,石刻‘澄江如练’四字(郡守陈邦器书)。沱上北岸,有后溪水来注之。东岳沱之前,曰哑巴溉,水最险恶,往来舟子不敢作欸乃声,故此以名。其下流有巨石立江边,形如虾蟆。水涨及虾蟆口,船无敢上下者。过此为大矶硇滩,江流至彼,乃入江津界。”以境内松子山、溉(jì)水取名松子溉,简称松溉。“一品古镇,十里老街,百年风云,千载文脉,万里长江”,这就是松既镇。它濒临长江,距离重庆永川城区约40公里,顺江而下到重庆市区有143公里,溯江而上到四川宜宾有229公里,因境内有松子山和既水而得名。
(5)茶山竹海
类型:caa 分布位置:重庆永川城北2公里处
茶山竹海属于生物景观,竹海林地。由茶山和竹海组成一排排的山脊像一条苍龙。本地竹林为景观观光区,茶山既是发展产品商业及其旅游观光一体区。该旅游区为周边环境及其促进旅游业发展,促进永川经济而建。风光旖旎的茶山竹海国家森林公园曾因诸葛亮赐名“箕山”而号称“天下第一隐山”。位于永川区城北2公里处,占地116平方公里,拥有2万亩大型连片茶园和5万亩巴渝第一大竹海。形成我国乃至世界罕见的茶竹共生景观。森林覆盖率达97%,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个,是当之无愧的“天然氧吧”。
(6)卫星湖
类型:fga 分布位置:重庆市永川区双竹镇
水库观光游憩区段,本地区为永川区的最大水源提供地。形态像一条大河宽大而遥远。主要为水体组成。周边山及其岛屿为陪衬。其独一无二的水源观光使得其渔业得到很大的发展。永川本身没有大江大河,其独特的位置和地理景观使得成为水源最为丰富且适合本地区人口使用的巨大水源地。本地区本是为了人民生活水源的提供而建,但由于周围有黄瓜山及其桃花源,及本身的小岛屿桃花岛的存在,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旅游区。为促进本地区人民的就业及发展本地经济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其次本地区的植物多样性比较丰富,也是本地区为文理学院选择的重要地区。
(7)观音山公园
类型:fad
分布位置:永川兴龙大道(红河b校区旁) (8)黄瓜山
类型: aaa
分布位置: 重庆市永川区南部(重庆文理学院星湖校区旁)
黄瓜山因像一条黄瓜而得名,海拔高度600米左右; 山上森林覆盖面积80%,国有林场上万亩,有国家森林公园之称,是国家级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之一。可欣赏森林景观大道、游客接待中心、中华梨村、桃花源、重野等景点,可品尝狩猎场、怡秀静园、建工农庄、野猪林等乡村特色美食园的餐饮,可游览六万亩连片成型的梨、蓝莓、枇杷、向日葵等农业园区,让游人领略现代农业规模景观化,以及四季花海、香果乐园、来龙湖风情小镇、泰国风情园等项目。
(9)石笋山
类型:
分布位置:永川市柏林镇
山峰突起象石笋所以得名石笋山.山上分步着很多三教合一的寺庙,具有浓郁的道家佛家氛围.我们去时山上正要开发,一个叫董三的人在山上办有农家乐. 位于永川境内云雾山林场区。属于被开发的原始自然风貌。其景区内森林茂密,植被丰富。石笋之松弯头扭拐,虬枝蟹爪。龙潭湖清澈透明,湖平如镜,日盛时山峦倒影湖面,景色绝美。男、女石笋形神兼备,遥相呼应;将军岩伟岸挺拔,土匪庙神秘诡异;云雾坪空旷宽阔,其鹅颈项的险,钟鼓石的奇,七道拐的秀,诱人留连忘返,秀丽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
(10)桂山公园
类型:
分布位置:
始建于1988年4月,占地公顷(151亩),分为中心活动区、花潮果香、海棠花厅观景区、烈士纪念碑区,入园处石壁刻有永川古八景大型佛雕,园内建有汇碧楼观景塔楼。公园内各种花木5000余株,以桂花为最,并移栽有中生代树蕨2株.还有就是昌州(就是现在的永川)八景“三河汇碧、桂山秋月、竹溪夜雨、铁岭夏莲、八角攒青、石松百尺、圣水双清、龙洞朝霞”,。“桂山秋月”源于清道光志载:“桂子山,山高月小,每当秋夜,月明如水,为邑人燕令避暑之所”。邑令诗歌赞:“花让河阳满,山奇桂子芳,广寒秋月斧,诸士尽吴刚。”
第四章 旅游资源评价 一.自然资源评价
永川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是茶山竹海、石笋山等自然风光的旅游资源,在特色的旅游资源上主要是茶山竹海,它因为是电影的拍摄场地,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开发出来,其景色优美,具有许多独特的美学观赏价值,茶山竹海拥有一片茂盛的竹林,风景是各种美的组合体,大片的竹林可给人幽深之感,石笋山则是因为它独特的地质地貌而吸引游客的观光,石笋山属于云雾山系,山中有男石笋山与女石笋山,石笋山主要是以登山极远,观日出、赏云海、“天光云影”、“旭日东升”、“晚霞夕照”等奇异的景象吸引游客,此类景观具有奇特美、险峻美、幽静美等特点,同时还具有科普教育功能,运动与探险功能,使游者从中获得有关地质的知识,满足游客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的旅游目的。石笋山还素有“中国情山”的美丽传说,使它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统一,景观自然旅游资源因为其美化环境,装饰山水的功能而成为旅游景观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构成了山水景观的肌肤。
二.人文景观评价
永川的旅人文景观,大部分都是人工创造物,其中包括观音山公园、神女湖公园、望贤公园、兴龙湖公园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公园,公园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他的景观与人们对于环境的需求结合在一起,使美学以物化的形式体现在景观上,园林之中雕塑与建筑小品,周围自然的山、水、树、石以及人文环境的历史等有机组合,从而做到“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效果,产生巨大的艺术表现力,在永川的公园中建筑亭、塔、楼、阁都建立在风景优美的地方,使建筑与山水相伴,形成独特秀丽的景观,在神女湖公园中,最吸引游者的就是高高在上的神女像,神女像伫立在南瓜山脚下的地方,依托勤俭水库和南瓜山,保持了山体的基本原貌,园内建筑较少,基本上都是仿古建筑,建筑形式统一,给神女湖铺上一层神话色彩,旅游景点有机的分散,不至于产生一览无余的单调性,层层景区交相呼应美不胜收,使它具有独特的旅游欣赏价值,望贤公园是一座文化公园,以历史名人题材作为观赏价值的公园,公园内是永川名人的雕塑,整座公园的文化历史浓厚,是一座特色比较鲜明的公园,这类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是景观与观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资源的美学价值体现在它的各种不同的形态美上,是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三.综合评价
1.在景观地域的组合上 永川的旅游资源主要是遍布在城区附近,从整体上看则相对集中,游者可以实现各个景区一日游,节省了游客的时间与精力。
2.在开发条件上 永川区的旅游资源开发的还不够完善。有许多的公园设施都还不健全,例如观音山公园,在后面的山坡上是一片荒废的土地,望贤公园的设施也比较破败,平时游客较少,里面的许多设施都已经损坏,在园林的建造上也比较粗糙,没有其他公园那么高的旅游价值,棠城公园也有此类状况,永川的公园虽然多,但高质量的公园建筑却相对较少,这些都是需要改进地方。
3.在区位选择上 永川的旅游资源比较集中,许多公园与景区之间距离很近,使得旅游资源价值较低的旅游地点少有人观赏,失去价值,神女湖公园与望贤公园,兴龙湖公园,在相距不远的一条道路上遍布三个公园,因此,永川的公园在区位选择上不太合理。
4.在景区环境上
公园建立在城市的外围,杜绝了中心城区的喧嚣,能够使游客充分的感受郊外的大自然气息。总之,永川区的旅游资源在整体上还是比较欠缺的,自然资源相对较少,而人造的公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开发资金不足,环境管理差,保护意识差等问题,旅游资源是一个城市的形象,要加大对旅游资源的重视程度。
第五章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一、立足于现状,实行旅游资源特色性开发
永川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必须挖掘出永川最具特色的景区。永川的茶山竹海是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它代表着永川的一个文化底蕴,所以应将茶山竹海风景区重点发展,把它定位于茶竹文化,将茶竹文化成为每个人心中的一道风景。
二、重点进行交通通讯建设,规划旅游精品游览路线
永川旅游资源丰富,开发价值大,制约永川旅游资源开发要害之一就是有些景区交通不便利,位于城区的就不用说,像有些位于偏远郊区,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大的不变。所以必须适当对通往某些景区的公路进行升级,我们必须打造多条旅游路线,为游者创造最优的服务,尤其是对永川不是很熟悉的外来游客。
三、加强旅游管理,保护旅游环境
旅游业是一门综合性强的行业,旅游管理师旅游业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永川区旅游管理方面的现状,必须进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一是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努力健全和完善旅游管理体制,不断强化和改善旅游管理和维护正常旅游市场,提倡平等竞争,保护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二是要大力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坚持“依法治旅”。有计划、有步骤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全面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三是认真搞好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对于层次较低,暂时不能开发的旅游资源,必须坚持保护原则。
四、加强旅游宣传,广增客源
旅游市场的开发与旅游资源宣传、旅游促销有密切的联系。一些旅游市场较好的旅游区,其宣传和促销投入力度大,如电视台、网上服务等。永川旅游风景区应当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旅游宣传活动,让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了解永川。
第六章 主要参考文献
1、郑耀星.旅游资源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3年1月第3版
2、保继光.楚义芳等.旅游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2版
3、王衍用.区域旅游开发战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经济地理,1999,19(1):116-119
4、郭来喜,吴必虎等,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与评价 地理学报 2000,55(3):294-300
第七章 附图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篇5
前言:
1、调查时间:20xx年3月19日星期三
2、 调查人员:刘琴、 潘婷、 幸飞 、周小敏
任务安排:潘婷负责旅游资源评价,周晓敏负责资源的开发和建议,幸飞负责资源环境概况,刘琴负责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单体的填写有:潘婷负责黄瓜山和观音山:周小敏负责卫星胡,最后由刘琴汇总。
3、 调查地点:永川区 旅游资源调查目的
通过对重庆市永川区整体旅游资源的调查,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填写《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的目的和意义,及其要点和方法。将课本知识和具体时实践结合起来学习以实现理论实践双提高。
4、 调查要求
⑴ 先收集、熟悉、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 ⑵ 绘制《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
⑶ 选定永川区内重点调查的旅游单体,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逐项填写《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调查内容。
⑷ 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所调查的旅游资源单体赋分、评价。
第一章 调查区旅游环境
一、 调查区自然地理特征
永川区历史悠久、山川秀美,人民热情善良、经济比较繁荣。永川因“护城三河汇碧、形如篆文永字”而得名。永川区处于重庆的西部,距离市中心56公 里,距离成都276公里。成渝高速公路和铁路贯穿全境,长江流经过南端,历为渝西和川东难佳通, 通讯枢纽和商贸,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它的气候条件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永川区的气候属于韩国典型的季节风气候,夏天和冬天的气候截然不同,夏天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高温多湿。平均气温18.2℃,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年平均降雨1042.2毫米,平均日照1298.5小时,年平均无霜期317天。它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储量大,品种多,以能源,冶金辅助材料的建筑矿产为主,是我国稀有金属三大富集矿产地区之一。它的农业资源是重庆市农业的重要出口基地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联系市。其中,永川豆豉、松花皮蛋为全国特产。永川梨酥脆香甜、畅销西南。然而它的旅游资源十分的丰富,为游人游览留连之地。永川的.文化底蕴很深厚。永川恐龙,石松化石文明世界,茶文化,石文化竹文化源远流长。永川也培养了很多的历史文人。它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茶、竹、石”三大特色旅文化游资源尤为引人注目。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区。
二、 交通状况
永川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公交路线采取部分大中城市公交线路编号通用原则,实行3位数编号,百位数代表运行方向:1代表在新老城区运行,2代表在老城区运行,3代表在新城区运行,5代表城区至郊区运行;十位数和个位数代表具体线路序号,新老城区运行12条、老城区运行5条、新城区运行2条,城区至郊区运行5条。纵横交错的交通枢纽,把永川城连接为一个整体。
三、 社会经济概况
永川的社会发展很迅速,经济条件成熟,在20xx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亿元,增长1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3亿元,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亿元,增长18.5%;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0.26亿元,增长6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23元。城镇化率达到52.8%。这样也表明了永川的线状是很乐观的。从永川旅游资源的社会条件来说它的交通十分的便捷它有菜园坝汽车站,陈家坪汽车站,朝天门汽车站到达永川。它周边的交通很发达,现代大城市加速拓展,城市形象显著提升。新建化工路西段、荫山路、中河坝滨河南路,开工建设内环东路、外贸校段道路改造工程。交通连接成都四川以及贵州等地区。然而四川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经济条件很成熟,马上即将开通的火车道路打开了以往旅游者为坐车久而烦恼,又因为成都的人也很喜欢外出旅游,所以也为永川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利益。
第二章 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
一、 旅游资源开发历史
从永川历史文化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和山水风光资源来看,文化与旅游资源相当丰厚、分布密集,遗址、景点众多,多个时期的文化相互交叉重叠,融为一体,很多都是旅游开发的首选之地。永川恐龙,石松化石文明世界,茶文化,石文化竹文化源远流长。永川也培养了很多的历史文人。其中,永川豆豉、松花皮蛋为全国特产。永川梨酥脆香甜、畅销西南。中华梨村建设扎实推进,成功举办第三届国际茶竹文化旅游节活动。
二、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永川区作为全国优秀的旅游城市,生态资源优势明显。它集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真山真水,自然不失美丽。旅游资源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旅游独特的产品优势正在形成 在配合国家的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之上,永川也开始注意到了形成自己的旅游优势和自己所创立的特色,加大了旅游资源的力度,在自己的特色旅游产品,旅游区和成熟旅游景区域热线的开发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的发展。但就其开发利用情况来看,大多仍然处于原生态状态,尚未开发利用,即使开发利用,也是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没有形成规模。大多数旅游点基础设施很不完善,景区景点的管理也不是很完善。例如:永川茶山竹海,黄瓜上风景旅游景区都是永川的人文旅游特色资源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旅游的需求和审美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永川区的一些旅游资源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人为修饰,如乐和乐都主题公园,与原有的静态自然的美相对,体现一种动态的灵动。每年都会吸引很多游人前来观看,特别是家庭旅游。但大部分旅游资源的开发都很不成熟。如茶山竹海的基础设施很不完善,安全系数不高;淞既古镇管理维护不到位,使它显得破败不堪。
第三章 旅游资源单体报告
本次实习调查了永川区神女湖、望贤公园、茶山竹海、松溉古镇、石笋山、兴龙湖、桂山公园。其中神女湖、观音山、望贤公园、兴龙湖是实地调查的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见附图。
(1)望贤公园
类型:fad
分布位置:重庆永川红河大道与人民大道交汇东南
项目规划用地124500平方米,计划投资约5000万元。东临海棠香国古城区,南接兴龙大道,西接两所高等学校校区,北望古典浪漫的神女湖公园,是永川展现“精美城市、渝西高地、幸福永川”的形象门户。该公园既有古昌州文化与现代气息的融合,又富有特色人文书画名人古迹的文化背景,是充分展现永川人文历史,金石雕刻、书法诗韵的文化休闲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