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观后感5篇

时间:2024-07-11 16:56:01 分类:心得体会

观后感是我们对作品的感受和体验的表达,我们可以将写观后感当成是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促进交流和讨论,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先锋观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先锋观后感5篇

先锋观后感篇1

老师和同学们:

从我们的父辈开始,就有“三好学生”的说法,这“三好”指的是“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学习好、身体好自然不必说,品德好的含义就很广了,热爱祖国、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善良勇敢,等等,这些传统美德,无论任何时候都应该成为我们小学生的行为准则。

今天,我要重点说的,是在新时代下,我们要具备哪些新的品质。

首先,新的时代是一个强调合作共赢的时代。我们要学会合作学会分享。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比如张盈双能歌善舞、郗嘉轩勤学好问、秦和祎心灵手巧、武澍璟练习跆拳道不怕苦不怕累……只要我们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互相学习、密切配合,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二个新,指的就是“新知识”“新技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学好现有的知识的同时,多关注、多学习新的知识,为将来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打好基础!

第三个新,其实是个老生常谈,那就是要在新时代里多一份坚持。我们现在的生活都很优越,爸爸妈妈给我们创造了很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有时甚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也让我们有些懒惰有些娇生惯养,做什么事情都出不了苦,坚持不下来。但是所有的成功都不可能随随便便获得,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今年,我给自己定下了三个坚持,坚持锻炼—每天跳绳半小时,坚持读万卷书—每周去一次图书馆,坚持行万里路—每周和爸爸妈妈去实地探访一位历史名人。相信坚持去做,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忘“三好”,让传统的“三好学生”成为我们的标杆,

践行“三新”,为将来的腾飞积蓄力量!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先锋观后感篇2

她,是一名敬业奉献的人民教师,是一位心系群众的教育扶贫工作者,更是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她就是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原本拥有幸福家庭的她突遭命运的打击,在失去相濡以沫多年的丈夫后,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生活的重担,此时,她面临着工作岗位的抉择,她没有选择到条件优越的学校任教,而是毅然只身前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条件艰苦的华坪县投身教育扶贫。虽然疾病缠身,被病痛折磨的苦痛难言,她也没有停下教书育人的脚步,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她忍着病痛一次次站在热爱的讲台上。

一枚党徽,她始终都把党徽佩戴在身上,昂首挺胸的展现共产党员的风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

一面旗帜,她埋头苦干、洒播大爱,是党员干部心中一面先锋模范的旗帜,哪里有艰苦哪里就有旗帜在飘扬。

一个榜样,她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各行各业奋斗者争相看齐的榜样,哪里挫折有哪里就有榜样的力量。

情系群众,小喇叭声音更响亮。平日里,华坪女子高中校园内随处可见张桂梅老师手持小喇叭督促学生跑步、早读的身影,有了小喇叭的陪伴,学生心里都很踏实。她始终把学生当做亲人,当遇到学生生病,她带着他们彻夜奔波到医院,一直守护在学生身旁。她心里始终记挂着群众,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用一次次感人的事迹践行着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宗旨。基层工作中,我们每天都会面对着很多前来咨询问题、办理业务、反映情况的群众,也常常会深入农户家里给群众做政策宣传,在面对群众时,我们是不是应该以张桂梅同志的精神风貌要求自己?对待群众,我们态度要好一点,笑容要多一点,讲解要清楚一点,多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做好政策“翻译”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顽强拼搏,三尺讲台折射温暖。华坪女子高中建校初期,身为校长的张桂梅遇到各类棘手的问题,筹集建校资金困难、教师队伍人员流失,以及疾病的痛苦折磨,但是对教育扶贫的坚持和对讲台的热爱支撑着她一步一步走下去,张桂梅同志的顽强拼搏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中,面对急难险重等困难时,部分人会出现躲避推脱、敷衍塞责的情况,这既不利于任务的完成,也会使政府工作者的形象在群众心里大打折扣。我们要学习张桂梅同志精神,不仅要会“做事”,还要能“扛事”,面对“硬骨头”,不绕弯、不敷衍,用理论完善决断力,用实践强化行动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钉钉子精神将任务落实,见行见效。

无私奉献,一盏明灯照亮前方。张桂梅老师虽饱受病痛折磨,却依然坚持为教育事业奉献所有的光和热,她无私奉献,为校园建设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她如细雨般润物细无声,不计功名,告诫学生要时刻铭记党和国家的栽培,她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指路明灯。基层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因为紧急任务而牺牲个人的时间,或由于一些特殊情况被百姓误解,此时,我们更要要沉下心来做实事,不抱怨、不消极,学习张桂梅同志“舍小我、顾大家”的精神,用优秀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做事不计回报,功成不必在我,把群众的认可当做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一把标尺,时刻谨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在时代的新征程中脚踏实地、奋勇向前,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先锋观后感篇3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苦,因为她觉得“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同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因为如此,张桂梅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她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民奉献一辈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同志践行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同志,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是我们基层共产党员的`骄傲。

的确,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就必须情系群众、 一心为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落地落实、做事做实。张桂梅同志,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我们一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记住,这里—更需要我们!

先锋观后感篇4

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就给我说:“红领巾时五星红旗的一角,是由无数的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鲜血染红的。

”从那时起,一个理想的种子便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发了芽,我便一直为能戴上那“国旗的一角”而努力着。我知道,能戴上红领巾的人都是好学生,只有遵守纪律、学习刻苦的人才有资格戴上红领巾。

那时,看着邻居的哥哥、姐姐戴着那鲜艳的红领巾,我觉得他们可神气了。我也想戴上红领巾,让其他小朋友都羡慕我。于是,没到周末,我就偷偷戴上哥哥的红领巾,在镜子前显摆,自豪地在家里大踏步的走来走去,直到哥哥回来,才恋恋不舍地取下红领巾。那时,我就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似乎真的成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

上了小学,为了能早日戴上红领巾,完成我儿时的梦想,我努力地在老师面前表现,希望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为了能戴上红领巾,每次上课我都坐得十分端正,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认真听课;为了能戴上红领巾,我放弃了在下课和同学们嬉戏玩耍的机会,二十一个人坐在座位上静静地看着书;为了能戴上红领巾,每次考试我都力争上游,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的表现使得老师对我刮目相看,而我也理所当然地当上了第一批戴上红领巾的学生。

我还清楚地记着那一天,我们戴上红领巾的小学生都站在五星红旗下,将右手握紧高举在右耳旁,跟着指导员一起庄严宣誓:“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为共产主义事业时刻奋斗者,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宣誓的声音此起彼伏,我已深深地牢记在了心中,看着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我无比自豪。

戴上红领巾的我知道不能有一点松懈,我便更加努力的学习,力争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在学习上我认真、努力,每次考试都保持前列。在生活中,我关心、帮助同学,时刻以少先队员的称号严格要求自己。就这样,在第一学期,我被【评上了三好学生。双喜临门的我下定决心:一定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待,红领巾对我的精神鼓励,继续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先锋观后感篇5

71年前的今天,少先队员有了自己的节日,自己的组织,迈出了自己的矫健的步伐;71年后的今天,我们站起这里,一起来欢度这个节日,为她欢呼,为她呐喊。翻开历史,忘不了劳动童子军的英勇顽强,铭记着他们的血泪牺牲;审视现在,骄傲着先锋队的风雨历程,自豪着他们的勃勃生机;展望未来我们的少先队有会是什么样子?六十年我们的队伍,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让稚嫩的肩膀扛起明天的火炬,向着光明前进。

有一首歌,唱了71年时光,依然气势磅礴;有一面旗帜,挂了71年的峥嵘,依然盎然向上;有一种礼,行了71年,依然庄严肃穆;有一种誓言,高呼了71年,依然激情澎湃。有一个队伍,走过了71年的岁月,经历了71年的风霜,依然朝气蓬勃、青春不老,那就是我们的少先队组织。

谁能忘记把热血奉献给革命王二小、谁能忘记让真情流淌在草原的玉荣龙梅、谁能忘记把生命交付给森林的赖宁,谁能忘记身残志坚、超越自我的杨绿野,谁能忘记关注环保、关注母亲河的刘丹阳……一个个名字在队册上闪闪发光,一件件事迹铭刻在我们的心上。

七十一年,沧海不会变成桑田,七十一年,红颜却会变成白发;七十一年,长城不会轰然倒塌,七十一年少先队却可以傲然崛起,七十一年的阳光雨露,七十一年的晚霞朝阳,岁月的时光源远流长,少先队员这个称号,在无数孩子的心中依然传奇而响亮,依然充满只会和光荣。

让我们记住重要、庄严的日子——10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节;请让我们记住这个温馨而熟悉的伴我们成长的称号——少先队员;请我们一起为他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

《先锋观后感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