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的观后感模板7篇

时间:2025-10-18 22:56:34 分类:心得体会

观后感为我们揭示了影片背后的深层意义与隐喻,观后感不仅是对影片的总结,更是对自我情感的深度挖掘,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朗读的观后感模板7篇,供大家参考。

朗读的观后感模板7篇

朗读的观后感篇1

星期六晚上,我一如既往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朗读者》,本期节目的词是坚持。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姚明。

他的理想之火,是在十七岁那年盛夏被点燃----要做一个出色的运动员。自此,他告诫自己,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不懈。姚明在坚持中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中国男篮最优秀的球员到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的超级球星;从上海大鲨鱼俱乐部老板到中国篮协--。在篮球的世界里,他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2008年奥运会时,姚明左脚骨裂,有几套治疗方案征求他的意见。姚明说:“任何治疗方案,都要将奥运放在第一位。”他坚持要参加奥运,决不放弃。

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是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然后在挫折面前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往往一念之差。是放弃还是坚持,对一个人的成长尤为重要。姚明成长的故事告诉我们,选定了目标,只有坚持才能到达彼岸。

记得上六年级时,我的数学常不及格,我一度心灰意冷,埋怨自己怎么这么笨,直到有一天老师找我谈话,说:“丁丽洁,数学该加把劲啦,不然上初中时会很吃力的。你要知道,努力终有回报,你再坚持坚持,说不定数学就上来了。”老师的谈话对我触动很大,现在放弃不学就等于宣布读书的路已到尽头,我越想越害怕。事实上学习中,遇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选择放弃,就好似游戏闯关一样,一旦放弃就会滞步不前,硬着头皮坚持一下,或许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坚持有时候是一瞬间的闪念,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执念。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坚持不懈的精神,就拥有了改变命运的力量。海伦?凯勒一个聋哑人,正因为她不懈努力,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最终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再比如刚逝世不久的伟大的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小时候医生诊断他活不到三十岁,但他不向命运屈服,一心搞科研,正因为他的坚持,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笔的财富。

只瞄准,不射击,不是好猎手;只呐喊,不冲锋,不是好士兵!所以,不要为失败而彷徨,更不要畏缩不前,只要我们坚持行动付出努力,就一定会穿过暴风雨,到达成功的彼岸!

记住:坚持就是胜利!

朗读的观后感篇2

早听说央视新增了《朗读者》节目,很受欢迎,可时间不对,一直没看过。昨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终于有幸目睹,果真被深深吸引。节目由“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女董卿策划并主持,一流的创意和制作,饱含文学精髓之美,观后感想如下:

一、形式新颖。朗读者名人居多,来自不同岗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文章诗歌,读给自己最爱的人听。其中濮承熙读了老舍的一段文字送给曾经帮他做手术的荣医生,荣医生是他生命中的恩人。朗读者自己的故事加上老舍的故事,构成一部心灵上的交响曲,让听者无不为之动情。这样的形式让读书变得生动有趣。

二、内容广泛。朗读的内容知识面广,有小说、诗歌、书信、译文,同时还面向不同人群,能引起更多人共鸣。如:有成功者读给恩人听的;有父母读给儿女听的;有情人读给情人听的;有援外医生读给有志青年听的;还有高龄老教授听学生读他的翻译作品.....。听者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收获感动,收获快乐,收获人生的启迪。

三、引导观众爱上阅读。朗读者读的诗和文都是央视精心挑选的,名人名作居多,听到好的文章就有找来一读的冲动,读书可以养身修性并提高鉴别是非能力。央视这档节目引导了观众多读书读好书。

?朗读者》集娱乐和学习为一体,是宣传正能量的好节目,希望她越办越好,我会持续关注,也希望更多的朋友都来看一看,我们一起吸取知识的营养。

朗读的观后感篇3

?朗读者》是董卿从主持人到制作人的转型之作,她坦言这档节目对她来说是一次难度极大的挑战,朗读的文章必然是温暖的,有态度的,具有撞击灵魂的力量;嘉宾的标准更不是一般综艺节目和娱乐节目的要求,'朗读者'要有丰富的阅历、动人的人生故事和真诚的情绪感染力。

在已经结束的前几期《朗读者》录制中,很多参与嘉宾的动情朗读让全场震撼,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写给母亲》,更是让董卿当场泪奔。'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董卿希望《朗读者》能够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推动人心相互靠近。

著名作家刘震云也参加了《朗读者》的录制,带有口音的他成为朗读者中的'另类'。董卿说她说服刘震云来参加这个节目,是因为两个真诚的人最真诚的交流,'朗读的技巧、字正腔圆并非这个节目最想展现的,换句话说技巧不是节目的核心,真情实感才是节目最打动观众的地方。'

真情实感是《朗读者》要传递的价值,文字的背后是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感、真实的表达。所以,也会有平凡人带着动人的故事来到这个舞台。四川成都金堂县有一个1200亩的鲜花山谷,那里一年四季花开不败。这个鲜花山谷是一个丈夫对妻子的承诺。为了实现她想拥有一个花园的梦想,丈夫倾尽所有用十年时间打造出了这样一个浪漫的花海。这对夫妻被邀请参加《朗读者》的录制,他们用共同走过的26年人生路,诠释着相濡以沫的浪漫情感。

朗读的观后感篇4

在这个星期,老师让我们观看了中央一套播出的《朗读者》节目。刚听老师说完,我很好奇,难道这个节目是一群人在朗读吗?那该多无聊呀!为什么老师会让我们看这种节目?

等看了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并不是我想的那样。嘉宾都是一些知名的人士,而他们的朗读,也不是平白无趣,而是发自内心,充满真情实意。当节目刚开始时,主持人董卿阿姨就简洁明了地告诉了我们第一期节目的:遇见。在我心中,遇见这个词是相当平常的',不就是一个人碰见另一个人吗?当我看到一个人时,我才发现遇见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他就是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他曾经想当宇航员,可是没能当选。

这时他"遇见"了他的父亲,是他的父亲鼓励他,使他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他选择了新的行业,并且经过多番波折,当上了总裁。看完之后,我感慨万千:人生是多变的,但有许多人都因失败而沮丧。可他们都未曾想过,或许他们走另一条路,便可登上人生巅峰,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了放弃,在一条路上跌倒不起。哪怕当不上白领,董事长什么的,只要勇于挑战,不畏失败,总有一条路适合自己。

通过这个节目,我受益匪浅,明白了许多做人道理。

朗读的观后感篇5

目前,由中央电视台推出,著名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已经是国内最火的电视节目之一,《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被誉为是传播文化的又一股清流。

3月18日晚,航天英雄杨利伟、86版《西游记》总作曲许镜清,老戏骨王学圻、著名作家刘震云、围棋世界第一人柯洁等纷纷等台为观众朗读,而据央视知情人士透露称,国内著名青年作家、农村文化月千村计划和农民文学奖发起人张一一即将在4月份的央视《朗读者》节目中与全国观众见面,为大家朗读曾感动千万网友的《丑陋的父亲》一文。

在描写父爱的文章中,入选中学教材的朱自清散文《背影》无疑最为经典,而在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当下社会,能写出这类文章的作家已不多见,而张一一或许是个例外。《丑陋的父亲》是张一一去年献礼父亲节之作,看标题还误以为这是要揭父亲老底曝光父亲囧事,但文章内容却是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描写了一位农民父亲的人生起落以及对子女的无言父爱。

张一一从一个多次高考落榜、默默无闻的平民子弟奋斗成与韩二(韩寒)、唐三(唐家三少)、郭四(郭敬明)并称的80后新四大才子,他用了12年时间。在这12年里,他在长沙、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多个城市打拼,在异乡闯荡,陪伴最少的就是父母,这也是他内心最大的歉疚。

父亲在童年张一一的眼里是一座只可仰视的大山,是顶天立地的英雄,爱在大槐树下给邻里讲《三国》故事,对《水浒》《说岳》《说唐》中的英雄传说烂熟于心信手拈来,还能坚持独立思考。少年张一一的眼里父亲有对孩子深沉的父爱,坚持正义,也有世俗的虚荣和农民的缺点。到如今已年逾古稀的父亲又已回归朴实和自然,为了帮助像父亲一样的空巢老人解除普遍精神空虚的状况,张一一在全国范围内呼吁发起农村文化月千村计划并得到积极响应,目前有全国的上百个村镇举办农村文化月活动丰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文章最后张一一表示他想成为父亲的大山和英雄,反哺这么多年来父亲那无言的父爱。

在《丑陋的父亲》一文中,这位朴实无华的农民父亲在生意场上经历过大起大落、平时买包烟都要挣得老伴恩准的他竟然偷偷攒了几十块钱在高考前夕去学校送给儿子,还为儿子的终身大事着急催婚。在文章最后一段,张一一用直达内心的文字表达了对父亲的真挚爱意:我听着循环播放的《父亲》,默念着远方那一个年逾古稀满头白发已不复让我仰望的.名字,回想三十多年来的许多如烟往事,不禁就热泪盈眶。我竟然还会为这个脾气古怪毛病多多的糟老头儿幸福和骄傲着,并誓要带给他更大的幸福和骄傲——我要做他今生可以倚靠的一座大山,他心目中一个可以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一些网友当读至此处时不禁感叹:父爱如山,无以为报,我们长大了,父亲却老了。赶紧多陪伴在父母身边吧,不要等到squo;子欲养而亲不待squo;!

有网友评论指出,《丑陋的父亲》是典型的中国士大夫精神在民间的传承,这些有点粗陋的民间知识分子是文化高峰的坚强基础。作者本意当然不是说父亲的丑陋,只是白描了在中国转型期内这一代人的文化、道德、理想、生活方式的变迁。

也有网友认为,张一一文中的父亲一定程度上就是我们当代中国的缩影:他有可以自傲的过去,尽管有点自欺欺人;他在世界经济大潮中磕磕碰碰,但又确实在进步;他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保留着,但也有很多无规则丑陋的行为。我们无法仅用赞扬和批评的一个角度来评价,但他就是我们的生活现状。

另有女网友表示,《丑陋的父亲》一文意切情真,催人泪下,才气纵横,感人至深,当下已很少有这类勇敢自我解剖父子人伦的好文章,其文学价值足可媲美朱自清的《背影》的鲁迅的《故乡》,嫁人当嫁张一一!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机构工作人员则表示,亲情、爱情、友情是人间至情,当下讲述父爱的真正好的文章在并不多见,而由作者本人来朗读《丑陋的父亲》这样一篇与《朗读者》定位十分契合而又情感真挚、朴实、正能量、走心的文章必将激起电视机前所有父母以及儿女强烈的心理共鸣,《朗读者》节目有望刷新播出以来的最高收视纪录,并产生系列正面的社会传播效果。

朗读的观后感篇6

人们总是这样,无论生活多么富足,也愿精神上有所追求,让自己的灵魂有所寄托,给它栖息的一隅,让其有搏击的羽翼。想博览、多观,却不知读什么、看什么,言情、穿越、武侠、恶搞的文字难以入目,娱乐、搞笑、游戏、秀快餐不绝于耳;想仰望一片蓝天,俯视一片绿色,实在是有点难。忽如一夜春风来,一杯甘醇沁心扉,春风唤雨,终于遇见了你《朗读者》,我心醉。

董卿的《朗读者》(第一期)自2月18日开播以来,持续发酵,口碑爆棚!《朗读者》实力圈粉,豆瓣评分高达9.4!何以有如此效果?初心使然,实力使然,节目使然。我想主要谈谈后者,谈谈我的观后感。

这是一场可人的文化盛宴。这里没有炫目的七彩灯光,没有喧嚣鼎沸的音响,没有美女如云的舞蹈,没有众星欢聚的高潮;有的是主持人董卿与朗读者的亲切交谈,有的是朗读者声情并茂的倾诉,有的是视听者与朗读者的深情共鸣,有的是李云迪钢琴伴奏的和谐悦耳与美不胜收,有的是胡德夫《匆匆》弹唱的警醒后人与余音绕梁,这里是倾诉者的舞台,无论是爱心使者还是成功人士都有着自己刻骨铭心的故事,想将自己的深情寄予文字中,要读给最给力或自己最想给力的人听,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或自己的深爱与祝愿。

爱心大使濮存昕朗读了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师》,送给治好了他的瘸腿病使他走上人生坦途的恩人荣国威大夫,来表达自己对荣大夫的感恩之情。

无国界医生蒋励朗读了鲍勃迪伦的歌词《答案在风中飘荡》,送给那些在战争中出生、备受炮火摧残的孩子们,表达对他们命运的同情及对世界和平的希冀。

联想老总柳传志朗读了自己《写给儿子的信》,“我荣幸地有机会给柳林当爹有四十几年的历史了”的开场白,表达了一位成功男人荣升为普通父亲的骄傲与自豪,想看到“创业帝国”那一天的到来的结尾,表达了企业大咖对自己儿子子承父业、创造辉煌的期盼。

普通夫妇周小林、殷洁朗读了《朱生豪情书》(节选),那“你老了,一定很可爱”“我一天天发现你的平凡,同时一天天逾更深情爱你”的诗句,深切表达了这对浪漫伉俪鲜花山谷之爱恋的愈久愈香醇。

世界小姐张梓琳2007年世界选美的夺冠者,用她柔润甜美的声音朗读了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送给自己的宝贝女儿,愿她快乐、自由,有勇气,有梦想,有求知欲,有责任心,学会宽容与慈悲,愿她一世安宁,母亲的深爱与祝福溢于言表。

高潮的一幕是96岁的老人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出场,一身浅色西装,手拄拐杖,步履蹒跚,满脸笑容,由董卿搀扶着走进了《朗读者》现场,给人的印象是虽高龄但精神;最动人的朗读是许老朗读林徽因的《别丢掉》,不仅仅是声情并茂,而且是热泪盈眶、泣不成声;他对曾经深爱的女同学林徽因爱慕有加,对林徽因失去徐志摩后的痛苦感同身受,“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地挂起”;许老不仅是性情中人,而且是有事业心的人 ,他认为“人生最大的乐趣是创造美发现美”,他是名至实归的“书销中外百余人,诗译英法唯一人”,96岁的他活到百岁的目标是将莎士比亚的著作全部翻译完毕,四年的时间要翻译20余本名著,相信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起床工作的许老,届时一定会大功告成。

朗咏清川飞夜霜,此刻豁然开朗;读尽诗文千万字,吟咏人间天堂。一览《朗读者》,过目永难忘,回观《朗读者》,韵味深且长。

喜闻:董卿的“朗读亭”在全国各地静候朗读者,全国各地的朗读者也纷纷来到“朗读亭”倾诉心声,表达着对他人的感恩与祝福。朗读者的春天来了,文化的春天还会远吗?

终于遇见你,遇见感动,遇见美好!

遇见你,不想放过你;每周末,紧紧跟随你。明日见!

朗读的观后感篇7

看完凯特温斯莱特主演的朗读者,感人至深,几乎是从头哭到尾。但看完以后,有一种很大很大的力量从心灵喷涌而出,是生活的力量。当然不及《闻香识女人》,这是一种看完《辛德勒名单》后相似的感受。之所以说相似,是因为还有很多的不同。

相同的是。同样是对人性善与恶非常艰难的界定。但《朗读者》中为它归结的原因是无知,是因为不识字。这是悲剧的来源,很深很深的悲剧。汉娜因为不识字,也羞于承认这一点,对自己的工作无知,在犯下罪行之后也甚至也不太明白。法庭上她只是凭着自己所知道的说着yes,殊不知这yes背后真正的意义。听者都震惊,汉娜那样平淡地承认自己所作的事,我也是。看起来可怜、可恨、无知而又可悲,因为她无知,她不识字。也不知道自己曾经的工作意味着什么,电影中没有介绍她之所以挑一些少女为她朗读又送他们“出去”的原因,但我想,汉娜应该是不知道的,挑选出来的人意味着什么。

经过审判之后,她很长时间里是很坚强的。男主迈克给她送去录音带,听到了久违的朗读之音,汉娜如饥似渴地听着,沉浸在文学的世界中,自然而然地开始学习文字,她开始从图书馆借书,一个字一个字地开始学习,由此寄信给迈克。这段感人至深……

从某种角度来说算是脱离文盲之后,汉娜真切地了解了自己所做的事。也许那并非出自她的恶意,但做过的事不可磨灭,死去的人也不会再复生。汉娜与迈克再见,似乎没有了她在狱中听磁带的感觉,她发觉自己面对迈克没有了原先那种感觉,因为她发现了自己灵魂上的罪恶,是她自己无法原谅自己,那是天性善良使然。汉娜最终选择了自杀,我并不震惊,但还是为她流泪,她的悲剧无以言说,一生的孤寂和脆弱,即便她死了也没有人在意,除了迈克。

汉娜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她的一生真正像是一颗尘埃一般,她一个人居住在一个昏暗的地方,没有朋友来看望她,与迈克的相遇是因为她的好心。种下的善因终会结出善果,却无法磨灭她一生的悲凄。她一个人呆在小小的角落,外面的世界变得很快,汉娜跟不上脚步,但她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并且深陷其中。人们无法了解她,也就像迈克的一个朋友所说,一个杀死了300多条无辜的生命的人,了解她干什么?!但是她也是一个人,她也有生命,有感情,我相信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无奈。我们有自己的立场,对于别人的想法和别人对自己的想法都是无可厚非的。所以汉娜并不怪任何人,从某种角度来说她也是幸运的,她所看不到的一切在外人眼里是无法容忍的,但在她大部分的生命中她由于自己的无知而被隔离在外,并没有意识到。

汉娜的不幸只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文盲所带来的悲剧也在她的身上被放大,这是艺术的魅力。

再说精神和肉体的问题。在影片中,这一段的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真正的爱情是包括精神与肉体的。肉体的一定尺度给了影片一定的美感,也让影片中的人更有温度,更有人性。迈克与汉娜在这两方面都有着契合,但也有着矛盾的地方,他们毕竟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迈克是一个知识分子,而汉娜不同。但是因为阅读,他们真正的灵魂得以相遇,这是跳出了世俗的世界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我们是独立的个体和生命,我们都有追求未来的权利。但是我从影片中更明白了一点,为我们所得到的我们必定付出了同等的代价,上帝是公平的,若你无法忍受疼痛,你就无法享有对等的幸福。所以对于身边的悲哀我便能接受了,这是选择带来的结果,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而我们每一个人,也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上帝是公平的……

望汉娜安息,迈克幸福。

《朗读的观后感模板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