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恩来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3-08-23 17:01:39 分类:心得体会

无论在心里有了什么样的感受,我们都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来记录,通过阅读,我们悄然体会到了深刻的读后感,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周恩来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读周恩来心得体会8篇

读周恩来心得体会篇1

3月5日,xxx按照省局机关党委要求,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电影故事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进一步丰富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内容。

影片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遭遇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和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为背景,讲述了周恩来总理到革命老区武安县伯延村调研时,听真话、讲真话、办实事,与当地百姓真情相对、心心相印,度过难忘的四个昼夜的故事。在影片中,周总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历经四个昼夜的实地考查后,按照老区人民意愿,伯延村在全国第一个取消了人民公社,充分展现了尊重群众、体察民情的良好作风。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正是当前我们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和学习榜样。

影片通篇体现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省精神,观后不仅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大意义,也使我们通过回顾党克服各种困难、改正自身失误的过程,更加坚信党的伟大。周总理来到伯延调研的初衷就是要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本身就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实践。在具体过程中,有几点格外让人感动。

一是态度的诚恳,令人感动。由于中央政策的偏差给群众带来的困难,周总理真诚道歉,我是总理,老百姓的生活出了问题,就是我的责任啊!

二是听取群众呼声的虚怀若谷,令人感动。当张二廷等群众说出大食堂的种种弊端,说出村干部作风的各种问题时,总理听得何等严肃认真。就是村干部,第一反应也是羞愧和反思。

三是纠正偏差的果断,令人感动。当总理了解真相和群众呼声后,立即与毛主席通电话,第二天就解散了大食堂。今天,当再次回顾党的这些优良传统时,我们深刻体会到,发扬光大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何等的必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何等的重要!

大家观看影片后深有感触,纷纷表示要努力继承老一辈领导人为民务实的精神,在实践中全心全意为民奉献。同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对照检查自身四风方面的问题,多进行自我批评,提高自身修养,在实际工作中努力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

读周恩来心得体会篇2

今天爸爸带我去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杭州的云居山上。

首先我们来到纪念碑前,纪念碑高27米,碑身系汉白玉贴面,线条简洁,庄严挺拔,呈“风帆”形,象征浙江革命斗争如“钱江潮”中的航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乘风破浪前进,碑的正面镶嵌着陈云爷爷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接着,我们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来到第一展厅,展厅的背面,有毛主席题写的“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文字。

里面讲述从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国共合作等资料。

展示了徐锡麟、秋谨等烈士的光荣事迹,陈列她们生前使用过的指挥刀和枪。

第二展厅也有毛主席题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文字,里面讲述了浙江陆军监狱的故事。

1930年8月27日,国民党反动派在监狱里制造了血案使18位烈士牺牲。

最后,我们来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浙江著名烈士事迹展,里面有一个也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叫王楚楚,温州人她为救一个不慎落水的5岁女孩而牺牲了,后来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她是我学习的榜样。

还有一位飞行员叔叔,叫王伟,他驾驶的飞机在南海上空与美国的飞机相撞,跳伞到海里牺牲了,他是为了保卫祖国的领土而牺牲了,他是我们祖国的骄傲。

里面还讲述了一个个的烈士故事,我要好好学习,成大了为祖国做贡献。

读周恩来心得体会篇3

敬爱的党组织:

今天,在党课上,我们观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导演用镜头还原历史,将周总理爱民如子的公仆之心跃动于荧幕之上。影片并非恢弘巨制,而是从小视角着眼,映射出周总理的人格魅力与价值情操。尽管总理的肉体早已化作黄土随风飘去,精神却光芒万丈永照后人。

一小时四十二分钟的电影快速的从眼前滑过。却留下了一段非常时期的历史。在这一百分钟里,浓缩了一位伟人的人格魅力;四个昼夜,再现了一位总理的民生情怀。电影反映的是新中国一段辛酸、沉重的历史。影片讲述了在新中国三年的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总理在大病初愈后,来到革命老区河北邯郸伯延公社调研。在短短的四天四夜里,他不知疲倦,走村入户,深入基层。影片中,伯延公社主任郭凤林不想给中央添麻烦,刻意隐瞒真相,报喜不报忧。他希望周总理到伯延后,听到的是赞扬声,吃到的是鸡鸭鱼肉,看到的是歌舞升平……但真相始终逃不过总理敏锐的眼睛。他透过树上的叶子都掉光这个细节,明察秋毫,去伪存真,到群众中访贫问苦……最后,在周总理的身体力行感召下,张二廷仗义执言,被关押的落后分子吐露实情。郭凤林等也终于醒悟过来,承认错误,说出了农村的真实情况。

周总理在影片中闪烁着党性与人性的双重光辉。他的为民,体现在时时处处体恤百姓疾苦的举动上。看到掉光的树叶,看到百姓的吃食,他不顾大病初愈之躯,同老百姓一起喝汤糊糊、吃代食窝窝头;知道挑水要走十几里,他在地里把清水往回倒了大半,自己只喝一点点;他的务实,体现在不察实情不罢休的工作态度里。只要有一个问题我不清楚,都不会离开的。面对干部们的讳言,他与二廷交朋友,打开话匣子,批评自我,真诚沟通。面对不吃大锅饭的群众,他没有片面判断,坐在门槛上了解第一手资料。他的清廉,体现在舍己为人的生活作风中。刚到伯延的正午,看到基层干部准备的红烧肉、白面馍,他收回了迈向餐厅的腿,门上红色的艰苦奋斗标语显得那么刺眼。看见老太太做的拽面,他怀疑老太太典当了寿材,特地吩咐秘书查实并买回。知道二廷多子女,饥荒年头难养育,他提出了领养请求。这细微处透出的真实,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百姓、百姓对我们党的真挚情怀。展现了一个亲民、负责、在大事面前勇于担当、敢于建言的大写的总理形象。这一形象闪现的思想与人格光辉,让后人永远高山仰止。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是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

影片中没有虚张声势、没有故作牵强,而是以一种朴实的触角自然而然触及到每个普通人的心灵。或许,这种真实、这种纯粹、这种灰白底色本身就是打动人心最强大的力量。影片牢牢抓住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为人民鞠躬尽瘁这个本质,真实地凸显出周恩来总理不在人民之上、人民之外,而在人民之中。他就是人民利益和愿望的代表。虽然电影已经结束了,但总理那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电影荧幕形象还在我脑海里打转儿,他那憔悴、忙碌、消瘦的身影令人无比动容。

除此之外,我还想说,这部影片处处体现这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价值。周总理具有浓厚的人民公仆气质,为人民呕心沥血,日夜操劳,他对老百姓的深情,对工作失误的愧疚,对百姓生活体贴入微的关注,都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舍生忘死,蕴涵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统文人气息。而以郭凤林为代表的老区人民面对苦难的隐忍和沉默,与其说是和领袖们将心比心的质朴情感,莫若说是士为知己者死的传统文化意味。中华民族几千年,虽几经风霜,依然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以大局为重,在国家和民族苦难面前,始终能够倔犟地昂着骄傲的头颅的中国老百姓吗?这是一种对抗苦难的气魄,更是支撑起中华民族脊梁的精魄!

历史就是最好的教材。这部影片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勤政爱民,谦虚谨慎,实事求是是周总理身上永远的光辉。时代在变,真理不会变,问题在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会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中国梦必定会实现。

汇报人:出国留学网

2015年3月5日

读周恩来心得体会篇4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鸟语花香,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我们迎着和煦的春风,迈着轻快的脚步去楚州瞻仰周恩来纪念馆。温暖的阳光洒向大地,习习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脸颊,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坐在车上焦急地等待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来到周恩来纪念馆。

走进大门,经过一个走廊,我们来到游览区。在我的正前方就是周恩来的铜像,他双手插腰,让人们感受到他的浩然正气。但他的眉宇间又显现出慈祥与和蔼。在铜像的下面有江泽民题写的“周恩来同志”五个字,当我看到他的名字时,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瞻仰了周恩来铜像后,我们沿着湖边走,湖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粉红的海棠花娇嫩可爱,它的花瓣柔韧而富有弹性,让人忍不住想要摸一摸,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柔嫩。绽放的海棠花像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接着,我们来到了西花厅,参观了周总理的卧室。卧室十分简陋,只有一张床,一把椅子,一张办公用的桌子和一对沙发。作为一位国家领导人,卧室却如此简陋,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周总理是一位具有高尚道德风范的人。在陈列馆里,每一幅图片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一幅图片是周恩来的老师在问他的学生:“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当问到周恩来时,他庄重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图片上的周恩来满脸志气,他从小就有自己远大的理想,长大后才有一番成就。一幅幅图片再现他峥嵘岁月投身革命洪流,深谋远虑关心国防建设,鞠躬尽瘁繁荣昌盛祖国的场景。

这次春游,我深深感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尚道德风范,他的甘为人民公仆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浩然正气将深深铭记在我的心里。周总理,世纪伟人,永恒丰碑,风范长存,我们永远怀念您!

读周恩来心得体会篇5

周恩来一向注意修身齐家,为了堵住后门,他为亲属制定了十条家规,详尽又细致,即: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来者一律住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生活要艰苦朴素;不要说出与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十条家规既是周恩来对亲属的具体要求,更是严格自律的真实写照。

周恩来虽无子女,却有不少视如己出的侄子、侄女,而他从不利用职权为这些晚辈谋取私利,有时甚至合理的照顾也不接受。他的一个侄子在北京钢铁学院任教员,因两地分居,组织将其爱人从淮安调到北京。周恩来知道后,耐心地劝他们说:我是负责城市人口精简工作的,这个政策不能带头违反,为什么不调回淮安,而要调到北京呢?经过一番开导,侄子和侄媳收回已办好的手续,又一起调回了淮安。

1968年,周最疼爱的侄女周秉建到内蒙古插队。临走时,周亲切地握着侄女的手说:你到内蒙古牧区去,一定要和蒙古族的同志搞好团结,虚心向他们学习,做贫下中牧的好儿女。到草原后,秉建牢记伯伯的教导,吃苦耐劳,很快得到了群众的信任。1970年冬天,她报名应征入伍,得到了批准。1971年元旦那天,秉建穿着军装高高兴兴地去见伯伯和伯母。不料,一进门,周恩来就冲着她说:你能不能脱下军装回到内蒙古草原上去,你不是说内蒙古天地广阔吗?他见孩子有些想不通,又亲切而严肃地说:你参军虽然符合手续,但内蒙古这么多人里面挑上了你,还不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我们不能搞特殊……秉建想通后,经部队领导同意,重新回到了草原。后来她又被推荐上了大学,周恩来坚持让她学蒙文,毕业后继续回草原为牧民服务,长期在那里扎根。

读周恩来心得体会篇6

每一次提起周恩来,我们有的绝不仅仅是一种缅怀,而是一个永不褪色的人格话题,而是一座永远闪耀光芒的精神丰碑。

怀着这种心情我们单位大部分员工于2008年7月5日参观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我们这一代人,绝大多数都不曾亲眼看到过周总理,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他的真切热爱之情。

如果说原来我对周恩来只是从书报上、从文字中了解的话,那么通过此次参观活动,一个有血有肉的周恩来形象就赫然站在我的眼前。

周恩来出生在旧时代,由于生活所迫,使他幼小的年纪就要承受家庭的重担。

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周恩来仍然不忘刻苦学习。

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得那样震撼人心,正是这种超凡卓越的精神,使他成为新中国唯一的终身总理,世纪的伟人。

周总理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民族的命运,日理万机,呕心沥血地工作着,他所处的环境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还要继续工作下去,并且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好。

这,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种精神,在总理的身上,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带给我们的东西—“周恩来精神”

他品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他的品德、人格、风范、情怀旱已成为中华民族一座丰厚的精神宝库。

在这个日益喧嚣的社会,在这个容易浮躁的年代,年轻的我们有着太多无法解释的困惑和无法摆脱的迷惘。

我们需要这种精神,这种精神能够给我们以方向和力量。

生活在新世纪的我们,不相信灵魂的存在,但我们坚信,总理一直以慈父般宽容的心关爱我们,总理在等待我们年轻一代走出浮躁与迷惘,以一个后辈学人的身份,怀着一颗不染世俗风气的心,与他进行灵魂深处的对话。

当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是什么力量决定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选择,如何坚定地走好正路。

是信念,信念是人生的罗盘,决定人生的方向,决定人生的成败。

如何才能保持信念的正确性呢

我认为加强对先进思想理论的学习,是确保信念正确性的关键途径。

一个理论薄弱的政党,不可能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可能担负起自己的领导职责;同样一个思想贫乏的人,不可能胜任现代社会的重要工作,不可能充分实现自身价值。

加强先进思想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修养,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而在工作中更为重要。

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经常和这个社会中一些不好的东西接触,他会或多或少地带有社会上的不良思想意识和习惯。

为了保持自身的纯洁,提高思想品质和工作能力,每个人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先进思想理论的学习,提高自己修养。

就我个人而言,怎样做才算加强先进的思想理论学习呢。

第一,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

第二,学习岗位知识技能。

第三,关心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尽量保持与时代同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工作中要持之以恒,更要有严谨的计划。

同时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用实践去发展丰富自身修养。

周总理时时处处维护毛泽东形象,维护整个党、国家、民族的大局利益。

所以,我希望我们单位的每一个人都以总理为榜养,今后都能维护整个单位、整个党和国家民族的大局,维护集体团结、集体形象。

在工作中我还得出的几点心得1.人心中一定有要理想,才可能保持十足的动力向前进。

没有心中的一团火,不会发挥出如此巨大的能量去为之奋斗。

2.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定要珍惜。

3.要有大局感,才会有更好的较果。

4.要善于听取少数派人员的意见,卡耐机说过:你的反对意见可使你更接近合理。

5.做了错事一定要认错,不能推给别人,才可使人觉得可以认可,更值得尊敬。

读周恩来心得体会篇7

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2020年9月和10日,公司组织所有党员进行了《筑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加强民法典的实施提升治理效能》、《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等党课的学习。并于10月28日,管网公司第二党支部,组织所有党员开展了参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主题党日活动。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理论学习,心里感受良多。学习“党章党规”,做遵规守纪的践行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守规矩是每一个党员干部最基本的素养。我们通过对党章党规的认真学习,让每名党员都能知敬畏、明底线、受警醒,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真正做到令行禁止。通过开展党课培训,使全体党员都做到了心中有戒,把党的纪律和各项规章转化为日常行为重要规范,不断增强行为自觉,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自觉遵守党纪党规的先锋模范。

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

1、要进一步狠抓理论学习,强化理论功底。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加强学习强国app的学习,做到学习入心、入脑,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要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树立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我要继续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事业之中,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的利益第一;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从政治、全局的高度认识事物,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对发现的问题即知即改。通过这次自我批评,我清楚的认识到,查找更多问题不是关键,解决问题才是根本。为此,我将本着“边学边改、即知即改”的原则,对自己查找的问题,细化具体措施、认真进行整改。端正自已的思想态度,工作中切实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不当“传话筒”,做好“主攻手”,平时力戒粗心大意,确保各项工作零差错。

党支部组织的党员参观活动则是为此次党员培训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首先,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瞻仰厅,在两位伟人的雕像前,面对鲜艳的党旗,所有支部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在党旗下郑重许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永不叛党的誓言。

随后,走进精心布置的展厅,,仔细观看展览,一张张弥足珍贵的图片、一件件历经岁月洗礼的遗物、一个个精心布置的场景、一组组重现历史的蜡像,把大家带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开放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难忘岁月。生动再现了周恩来这位伟人光辉的一生,昭示着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一片深情、对事业的无限忠诚,让人深受震撼。

参观结束后,我感觉自己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久久沉浸在对伟人深深的敬佩与怀念之中。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深入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这一总要求,在忠诚干事、创新干事、担当干事、干净干事上下功夫,加强党性修养,提升道德品行,锤炼清廉自守的能力,真正做到把开展主题教育的成果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干事成效中,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务实的作风举措,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

读周恩来心得体会篇8

我和爸妈一起参观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的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由主馆、附馆、周恩来铜像和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等纪念性建筑组成,此外,还有一些怀恩亭、西厅观鱼等景点。

刚到景区门口就能看见邓小平爷爷题名的“周恩来纪念馆”六个大字石碑,它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庄严,那么挺拔。进入景区,离得较远,就看到了一座壮观的建筑物,被绿色草坪和红白相间的荷花铺垫着,显得更加庄严雄伟,听景区浏览车的师傅说,那就是主馆。进入主馆就能看见周总理高大的汉白玉雕像,他面容慈善、眼睛炯炯有神,仿佛在欢迎远方的客人到来。

出了主馆便是周总理铜像广场,铜像高为7.8米,趁导游讲解使我了解这高度寓意着伟人周恩来走过的78个光辉的人生春秋。铜像的基座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周恩来同志”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总理双手叉腰、面带微笑,显示出他平易近人的性格,我和妈妈忍不住上前照了一张。

一个方方正正的小庭院门口,水塘里金鱼自由欢快的畅游着,那就是仿西花厅。正面是总理的前客厅,摆放着许许多多的椅子,当年是来会见外宾和处理重要国事的场所,再往右侧走是周总理办公室和后客厅,后客厅是国内客人及亲朋好友、审看影片、阅览报刊的地方,通过小道来到总理的卧室,一张简简单单的木板床、一把桌子、一把椅子、一盏灯和几本书就构成了总理的房间。

直到纪念馆闭馆,我们一家才缓缓的走出,看着夕阳西下,我一直默默地念着周总理的这句格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读周恩来心得体会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