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游记作文6篇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通过作文,我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无拘无束地展示内心世界,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石窟游记作文6篇,感谢您的参阅。
石窟游记作文篇1
从洛阳出发,骑车往南十公里,就来到了龙门风景区。只见这里山清水秀,绿水通畅,气势不凡的龙门大桥犹如彩虹卧波,令人叹为观止。
穿过大桥拱门,沿着西山缓缓南行,进入龙山第一大洞窟,洞窟平面为马蹄形,窟隆顶,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二天王,特别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姿态文静与主佛造像为龙门石窟唐代石雕中最优美得两尊。
我们一路称赞着缓缓前行,不久便来到了西山最高处的奉先寺,站在寺下,一仰头,便看见主尊那座大佛,乍看之下,我的内心感到无比的惊讶,只见这尊雕像荣华富贵,仪态万方,勾画出了优美的曲线。
这里的洞窟年代久远,在雕刻技巧和风格上,也有他们的独到之处……
石窟游记作文篇2
“十一”长假中,我去了河南省,几乎把整个河南省转遍了。我就把这次旅行的经过给大家说说。
这次旅行用时五天,分别用两天的时间从张家口到三门峡和从开封到张家口,剩下的三天就是用来游览观光的了!
我们第一天参观的是三门峡大坝。那可是万里黄河第一坝,因为在押在大坝下面的山上,被大禹劈开三扇门,分别是“人门”、“神门”、“鬼门”,因此而得名。我们还到把坝底参观了一番。在坝底,我们看到日夜守护船只的张公,现在为张公岛;还有中流砥柱,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参观完三门峡大坝,我们又参观了虢国博物馆。它北依黄河,南望崤山,是一座集文物陈列、遗址展示、园林景观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我在这里看到了许多出土文物和一些墓地,我听讲解员说,这里就是一个天然的墓葬群,还有很多地方没有挖掘。
上午在三门峡市呆了半天,下午急忙赶往洛阳去龙门石窟观看。我们到龙门石窟的收费台,不知道为什么就没进去,我们只能在河对岸远远望去,哎。
石窟游记作文篇3
今天,我去参观“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于北魏孝文帝(公元493年)开始建造,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400多余年,有佛像10万多尊。
我们沿着东山来到一座小型石窟面前,石窟约高7米,中间盘坐着一尊佛像,那佛两手相对,念念有词,正义的神情仿佛看穿了世间万恶,使人不由得反思自己。再仔细观察,发现它们的面孔光滑、圆润,古人是如何把那坚硬的石头打磨如此?
于是我带着问题继续前行,来到了一座山脚下,拾阶而上,一尊佛像就缓缓呈现在我眼前,我立刻被她恢弘的气势震撼了,她慈祥的面孔让我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她,仿佛在对我微笑。主佛旁边伫立着两尊谦虚好学的弟子,经过了1300多年风雨的洗礼,一位弟子已经被风化的模糊了面孔,接着有两尊心慈貌美的菩萨相对而立,紧接着是两尊手托宝塔的天王,正义凛然的望着众人,后面是两尊勇猛而强壮的超越凡人的力士,最后,是两尊长满尖牙,脖带巨铃的狮子,怒睁着石碗大小的眼睛。我心里疑惑地想:像山高的佛像,古人是利用什么工具将它雕刻出来的呢?
石窟游记作文篇4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南12公里处,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石窟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现“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佛教建筑有许多种类,石窟是其中最古的形式之一,在印度称为“石窟寺”。公元四世纪到八世纪之间,印度佛教的建筑艺术向东传播,我国甘肃的敦煌,山西的云岗,河南的龙门,它们都是吸取了印度石窟造型艺术而建造的,也是中国有名的三大石窟。不过它们还是有区别的:莫高窟以壁画和泥塑为主,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以石刻为主。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有人把它们分为:魏窟和唐窟,大概是魏朝年间建造和唐朝建造的吧。
古阳洞很出名,这里有丰富造像题记,为人称道的龙门十二品,大部分集中在这里。这里的书法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还有一个药方洞,是把140个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最值得欣赏的还是那些形态各异的佛像。当你进入奉先寺石窟,正面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长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令人敬而不惧。使人情不自禁的和他做心灵的交流。
万佛洞中刻像丰富,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一寸,或几厘米高,计有1500多尊。正壁菩萨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束腰处有四力士,肩托仰莲。后壁刻有莲花54枝,每枝花上坐着一菩萨或供养人,壁顶上浮雕伎乐人,个个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姿势优美,十分传神。置身与栩栩如生,神态各异众神之中,莲花祥云相伴,使人心态平和温馨愉悦。如果你要详细的了解石窟瑰宝,你就要有很充裕的时间来细细欣赏,认真记录。我们走马观花,用半天时间看完这些历代大师们精雕细作的艺术精品,深感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艺术的博大精深,国人的聪明智慧,为做为其中的一员感到欢欣。
龙门石窟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也为我们今天享受古代文明留下了详尽的实物。
石窟游记作文篇5
龙门石窟是河南洛阳的一个主景点。在路上,我听导游说从下往上一共有三千多级台阶。我没有去仔细数每一级台阶,但是当我走完之后我的腿就像树干一样动弹不得,所以我能感觉出来这一定不是吹牛的。那里的台阶断断续续,几乎每一部分都像一座高山,中间高两边低。
走出购票口,迎面而来的就是一棵棵高大的柳树,那些柳条我只要伸手即可摸到。提起柳树,不禁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而且这条路非常的宽敞,人人一走进去就心旷神怡。它不像那些商业街,人多拥挤且热。这样的一道美丽风景使我的旅行有了一个好的开头。
继续往前走,我们就到了检票口。这趟旅行算是真正的开始了。刚进去的时候,我感觉只是环境更好一些罢了。直到我们到达刻有“龙门”两字的石门后,我看到了一片湖,湖水如野马般向前跑去。在湖中还有许许多多的船,船上的人用手轻轻抚摸着湖水。在我的右手边有很多很多的石窟,每个石窟的大小不一,但每个石窟里都有石像。遗憾的是有的石像被别人偷了!所以我看到的是有的没有头,有的半个身体没有了,有的全部都空了。
一些游客总是有手摸那些石像,那些石像被摸的像水一样的光滑,几乎感觉不到一点摩擦。有的石像甚至都凹进去了,所以现在都有栏杆围起来。我走上了台阶,看见了不同形状的的石窟,还有一些小石像,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不久,我来到了一座巨大的石像面前。在石像的对面有一个广场,那里有很多人在拍照。虽然现在已经非常的高了,但是我依然大胆的往前走。我之所以这么勇敢的往前走,是因为台阶边有栏杆。那栏杆对于我来说像墙一样,密不透风。这时候我面前出现了两条路,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选择了往下走。当我走下来的时候,我已经气喘吁吁了,但是我看见别人依然健步如飞!
由于时间的原因,我没有继续往前走。抬头看见天已经黑了。我也没有向那条桥梁走过去,就原路返回,没能看完真可惜啊!
龙门石窟拥有佛像十万余尊,是中国石刻艺术的宝库,经过时间的洗礼仍然熠熠生辉。这样了不起的财富,我们应该好好珍惜!
石窟游记作文篇6
昨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览了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十三公里处的伊河两岸。这里东(香山)、西(龙门山)对峙,伊水中流,是中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指示牌上面介绍,龙门石窟南北长一公里,共有97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题记和碑刻3600多处。它经北魏、北周、北齐,隋唐等六个朝代,前后用四百多年的时间完成的'。
奉先寺是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用自己的私房钱捐修的。当中最大的卢舍那佛像高17。14米,光她的头部就有4米高。他和她周围的弟子、菩萨、天王都雕刻的慈眉善目、栩栩如生,真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让人惊叹不已!而莲花洞中上千个的小佛像最小的只有两厘米高,但个个千姿百态,更让我们对那些雕刻他们的工匠敬佩万分!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经过了千百年的风雨洗礼,这些大佛身上的颜色已经脱落了,而百分之七十的佛像遭到了破坏和盗卖,至今这里还有许多佛像还在国外的博物馆里收藏着,真让人惋惜!
我们先看了一个名叫宾阳三洞的洞窟。坚硬的石头上有三个大窟,窟上刻着一尊尊佛像,大的佛像旁边还有许多小佛像,刻工非常精细。连佛的神情、衣服、姿态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大的石窟旁边还有几个小的石窟,里面的佛跟人差不多大,虽然小一点,但还是非常精致。
我们向前走,走到了万佛洞。万佛洞是有很多佛的洞。里面最小的佛像仅仅有两厘米。我一开始以为是洞内的墙壁上那些密密麻麻的东西是花纹,但仔细一看原来是许多尊佛像。每个只有两厘米的佛像都雕刻得非常细致。真是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啊!
最后,我们来到了最大的石窟——奉先寺。奉先寺里最大的佛高达17。4米。佛的一个耳朵就有1。9米。佛的穿着很朴素,面带微笑,像一位和蔼的老奶奶。石窟内壁的花纹雕刻得非常漂亮,最大的佛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菩萨和一个徒弟,非常壮观!
这次的旅游,让我学到了不少有关历史的知识,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