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读书的心得体会7篇
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此时可以写份心得体会来记录,心得体会是日常工作、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文体,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初中生读书的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生读书的心得体会篇1
利用这个寒假我读了两本书:《第五项修炼》和《杜拉拉升职记》,我从书里看到的似乎只是一些表层的东西,却也足以让我受益。
先看的是《第五项修炼》,刚开始看着那些环行线路图和那些专业术语,有些为难,有些看不懂。真奇怪它怎么能以连续几年名列全美畅销书的排行金榜。慢慢我读懂了。呵,那感觉真的像作者彼得圣吉博士坐在我面前,我像一个小学生样端坐着,听着他从内心深处流淌出的肺腑之言,看着他为我开启了一扇重新看世界的窗,那些经典的事例那些睿智的语言那些寓意深刻的小故事,还有那些我还是有些不感兴趣的图表,都在给我以启迪以思考。
我喜欢那个水煮青蛙的小故事:如果你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会立刻跳出。但是如果你把青蛙放在温水中,然后慢慢加热,当温度慢慢上升时,青蛙将变得愈来愈虚弱,最后无法动弹。虽然没有什么限制它脱离困境,青蛙仍留在那里直到被煮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青蛙内部感应生存威胁的器官,只能感应出环境中激烈的变化,而不是针对缓慢渐进的变化。所以我们要学习看出缓慢渐进的过程,放慢自己认知变化的步调,并特别注意那些细微以及不寻常的变化,避免被煮青蛙的命运。
?第五项修炼》有五项主要的内容:分别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理想、团队学习、全局思考。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彼得圣吉博士的观点是要我们去发展学习型的团队合作。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中学到自己需要的理论,并把这项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第五项修炼》字字如玉,发人深思,催人觉醒,授人以渔,引人成功……
读《杜拉拉升职记》完全是抱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却也看到了许多许多的东西。这是一本贴近现代生活的书,是对我们现代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书中的主人公,那个具有时尚名字的杜拉拉,因她身在世界500强之外企职场,执著上进踏实勤奋,用一般人难有的勤奋,再加上不断学习聪明的大脑,为她自己加薪晋级换来了机会,最终成长为这个大公司的hr经理,并为自己赢来了理想中的爱情。
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奇怪的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成功卓越者少,失败平庸者多。成功卓越者活得充实、自在、潇洒,失败平庸者过得空虚、艰难、猥琐。人活着就像航海,“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目标在哪里都不知道,那么任何风向对他来说都是不顺的”。对于刚刚踏出校门的人们,每个人都会怀揣各种各样的梦想,然而当你真正步入一个公司,处于一个职位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其实现实与自己所想象的情况是不同的,这样有些人非要逆流而上,而有些人则会顺流而下,然而时间和实践证明往往后者会走的更远、更好、更顺利,而前者多会在抱怨中生活。因此,当你发现自己不适应当前环境的时候,我觉得其实改变自己比起改变环境更容易一些,也更实用和实际一些。这样在工作中不论环境如何改变,你都可以应对自如,因为你本身就在改变。而另一方面,对于工作和环境的不断变化,在你的身边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还应具备的就是“思考”。其实在工作中会思考的人要比只会努力的人更轻松、更有效率、更有前途。
做为一名现代社会的大学生,我们也很快将要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有属于自己的一份工作。想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我认为向杜拉拉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她的善于改变勤于思考。
初中生读书的心得体会篇2
在寒假,我读了叶圣陶老爷爷所写的《稻草人》。叶圣陶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扩荒者。《稻草人》也当然是构思新颖独特,描述细腻逼真,富有现实资料的的啦!
稻草人是农民亲手造的,他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竿,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破竹篮子、残荷叶都能够做他的帽子;帽子下头的脸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算是拿,可是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虽然他造的并不是十分精致、美观,但他十分负责,比马啊,狗啊好多了。
他虽然不能动,也不能说话,可是心肠很好,一心想帮忙那些受苦受难的人。我读后,十分感动,心里酸酸的,心中充满了沉闷和压抑,稻草人的形象在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
可怜的老妇人啊!不仅仅死了丈夫,连唯一的儿子也得了白喉去世了,她仅有孤零零的一个人。可老天仍不眷恋她,她又落下了心痛这个毛病,老了,没有力气了,还得耕地。可是之后两年闹水,稻子都淹了。还好今年稻子长得壮,雨水也不多,像是能丰收,可是没过几天,飞来了许多肉虫落在稻叶上疯狂地吃着稻子,渐渐的,一片片绿油油的稻叶全没了,只剩下光杆。他心痛,不忍心再看,想到主人的辛苦又只能换来眼泪和叹息,他低头哭了。
更悲惨的事发生了,一个渔妇在这寒冷的深夜里打算熬明天的粥,所以不得不硬着心肠把自我的病孩子扔下。那个生病的孩子连水都没的喝一口,没有一点温暖。他没有法子,越想越悲痛,哭得更痛了。
夜更深了,稻草人忽然觉得有一个人走过来,原先是个女人,穿着肥大的短袄,头发很乱。她的嘴里发出一种十分悲伤的声音,稻草人隐隐约约听到她的哭诉,原先她是被生活逼的无路可走,想寻死。稻草人哭的更加悲伤了,他用力扇动手上的扇子,想叫醒那个睡沉了的渔妇,可是又有什么用呢?
读了这个故事,我才明白此刻我们此刻生活的完美和来之不易。和过去的生活简直是无法相提并论。此刻我走到家乡的田野上,此刻的稻草人可神气了。就像一个战士一样,在绿油油的田野上站岗,也变得有鼻子有眼了,换上了一顶崭新的帽子,穿上了专属他的战服,这样看上去看得更加高大了,更加挺拔了,可是他的品质没有变,依然站在自我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没有半点倦怠。
初中生读书的心得体会篇3
寒假的一个晴午,我把《女儿高考》这篇感人肺腑的美文反复地咀嚼。书扉早于被泪水打湿,我却仍沉浸在对父爱的感动与遐想中一位父亲在女儿高考时的心理活动,让我们看到了所有在爱的考试中取得满分的父母对孩子那深深的爱!
我想,本文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是那贯穿全文的自语式独白。它生动细腻地描写出了这位父亲在高考进行时想象女儿答题的情景与自己对女儿说的话。字里行间,无处不体现着父亲对女儿那深沉细致的爱。
当我读到:怎么,看不懂?你鼻尖上冒出细细的汗星子。别急,女儿,看看题,再想想,实在不行就跳过去的时候;当我读到:早点吃的很少,我尝了尝,盐巴似乎放多了,你口干吗?的时候;当我读到:唉,女儿我没有心肠做饭。这段时间我还是来陪着你吧。如果真有所谓特异功能该多好,我能传达给你力量,信心,以至于智慧的时候,心好像被一种平凡却伟大的力量撞了一下难道不是吗?在这看似随意的三言两语间,都能发现父爱闪亮的影子:想拥有特异功能,这是个如此天真的想法!但它寄托了父亲此时紧张与焦虑的心情呀,瞧!父亲多么深沉!
其实,我最欣赏的是这位父亲除了深沉,也给这份爱赋予了一个诗一般的代名词。在这是,你只注意考卷,只忙着答题。你不知道父母也和你一样在考试,在为你加油,在祝福你!这个句子中,父亲把关爱子女比作成了一场考试!呵,真是妙喻!
难道不是吗?你得了重病,需要住院。父母将怎样做?这就是考试嘛,在考父母对儿女的爱!那么,在做作业时吃饭时玩耍时,这场考试也会开始,它是随时随地的。但令人惊奇的是,父母们甚至不用上一天的课,总能在这些爱的考试中取得满分!
我读过许多赞美父母的文章,可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动。或许,我们已把父母的考卷刻在心上,勉励自己在真正的考试中还有生活中细节处,用切身行动来回报父母孝敬父母!
多么精彩的一篇文章!多么伟大的一位父亲!感受它,透过它,我受益匪浅;我看到了所有在爱的考试中取得满分的父母对孩子那深深的爱,我懂得了感恩。
初中生读书的心得体会篇4
读完鲁滨逊漂流记这本精彩的小说后,一个高大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眼前,他就是鲁滨逊。鲁滨逊是个伟大的人,坚毅的人!他孤身一人在这个荒芜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28年!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他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勤奋劳动,把小岛经营得有声有色,他在逆境中锻炼了自己,也干出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鲁滨逊出生在一个富足的家庭里,但理智明达的他不屑守成,倾向开拓,不满足于现状,不甘平庸,有实干精神,性格坚强。从小就对自己航海的爱好相当执着,有时甚至不去听从父母,朋友们善意的劝告,不畏艰险,一定坚持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在航海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他能够镇定自若,懂得安慰自己,使自己不被暂时的困境所吓倒,并且想方设法地应付突如其来的灾难,以乐观的心态来改变自己的处境。在困境中,他仍然对生活充满热爱,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向往,自立,自信,自强,为求得生存乃至自强不息,同时他能够诚心帮助别人,提高了自己的认识,体会到了边教边学的乐趣。鲁滨逊是一个永不疲倦,永不安心的行动者。同时,他总是以一个经济人的思想考虑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物。
读了鲁滨逊漂流记后,我深有感触,他为了自己的爱好而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去完成自己的愿望。勇于探险是对命运的赌。鲁滨逊没有因为命运的打击而放弃这种开拓进取的精神。他顽强地生存下来。凭着征服自然
的无限勇气,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终于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王国。”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来改变一切。这本书教会了我只有坚持才是胜利。只有实干才能让我们摆脱困境,实干比信念更加重要。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我会把鲁滨逊这种顽强拼博的精神都浓缩在我身上。我会用坚强的毅力去与困难作斗争,只有这样,我的人生路才能走得更顺畅,我的理想才能完美地实现!
读了鲁滨逊漂流记后,我的人生也会随着这本书而起航,在人生的航海中,勇敢前进,永不放弃。
初中生读书的心得体会篇5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还年轻,看书就是看热闹,也如同看戏。今次再读,有了不一样的感触。
看到徐福贵的一生,以为很多事遥远,其实就在你我身边。开篇是描述了一个五味杂陈的现实世界,看到的和听到的都是土腥味儿十足的情景,慢慢讲述徐福贵做少爷的时候,他作威作福、吃喝嫖赌,直到把家产败光。
然后,我们看到的徐福贵,就是一个白手起家的角色了。居家过日子,没有生活来源,苦苦地在土地上刨食,满是老茧的手,一遍遍在土地上试验着,下午能糊口。
徐福贵娶的媳妇,叫陈家珍。原本的富贵小姐,家教好,人品好,没有任何怨言地跟着他辛苦劳作,把他视为一家之主,她把自己的所有都贡献给了这个家。
徐福贵养孩子,一儿一女,可谓儿女双全。女儿在艰苦的条件下,从活泼伶俐的女孩,到因得病聋哑后的勤劳懂事,时时刻刻都围在父母身边。儿子是一家的希望,乖巧懂事,学习刻苦,积极上上。
徐福贵的女婿,为了娶媳妇,借钱欠债,结婚后日子过得也是清苦。媳妇生孩子死后,他一个人带着孩子工作,虽然累,还是满满的希望。知道他临死,还是惦记着自己的孩子!
徐福贵的外孙,听话,灵巧,懂事,最后因为家里条件差,吃豆子撑死了。
最后的徐福贵,和一头老黄牛作伴,跟老黄牛谈话,谈话的内容,就是他这一生里最重要的人和事。
做了几段摘录,通篇故事情节都很诱人,建议自己阅读。
1、当本书主人公徐福贵输完家里的财产时,摘录:
“我重新站起来,像只瘟鸡似的走出了青楼,那时候天完全亮了,我就站在街上,都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他还以为我是被那些女人给折腾的,他不知道我破产了,我和一个雇工一样穷了。我苦笑着看他走远,心想还是别在这里站着,就走动起来。”
“我就这样迷迷糊糊地走到了城外,有一阵子我竟忘了自己输光家产这事,脑袋里空空荡荡,像是被捅过的马蜂窝。”
2、当本书主人公徐福贵自己挑着一担子铜钱去还赌债时,摘录:
“一天下来,我的绸衣磨破了,肩上的皮肉渗出了血。我一个人往家里走,走走哭哭,哭哭走走。想想自己才挑了一天的钱就累得人都要散架了,祖辈挣下这些钱不知要累死多少人。到这时我才知道我爹为什么不要银元偏要铜钱,他就是要我知道这个道理,要我知道钱来得千难万难。这么一想,我都走不动路了,在道旁蹲下来哭得腰里直抽搐。”
3、当赢走本书主人公徐福贵的全部家产的龙二被解放军枪毙后,摘录:
“我知道家珍的话,我的女人是在求我们从今以后不再分开。看着她老了许多的脸,我心里一阵酸疼。家珍说得对,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
初中生读书的心得体会篇6
说起《西游记》大家肯定不会陌生,那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那好吃懒做的猪悟能等形象便浮现在我们眼前。
大英雄孙悟空手持金箍棒,号称“齐天大圣”,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靠他那出神入化的七十二变和明辨是非的火眼金睛让师徒四人多次死里逃生,还有他那个倔脾气,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也宁死不屈,他那精神是我们男子汉的楷模,更是我的偶像。别看三徒弟沙僧长得凶神恶煞,其实内心可善良着呢!整天“扁担不离肩,行李不离手”假如没有他这个为师兄化解矛盾的老好人和事佬,这取经路上不知要经过多少破折啊!猪八戒是我心中的猪悟能、猪呆子,抛开他长得猪头猪脑,笨的可怜不说。还经常在师傅面前诽谤别人,师傅赶走孙悟空都与他脱不了干系,更可恨的他还是一个好色之徒,他的前世天蓬元帅就是因调戏嫦娥而被贬下界的,他的一生只爱三件东西:吃、睡、女人。怎么样?可耻吧!这三位的师傅唐僧那才叫一个榆木疙瘩,看他长得一表人才,又那么慈悲善良,但他太执迷不悟、愚昧无知。话说《三打白骨精》那回,孙悟空忍着紧箍咒的疼痛保护他,而他不领情,竟毫不含糊地将悟空赶回花果山。气得我直咬牙,破口大骂:“你的脑子被驴踢了还是进水生锈了,竟这么不近情理,笨蛋!”这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郭沫若和_看《三打白骨精》时,郭沫若这样评价唐僧: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千刀万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而_则认为:僧是愚民有可训,妖为鬼域必成灾。
笔落至此,仔细想想:猪八戒很现实;沙僧忠厚老实;孙悟空智勇双全;唐僧慈悲怜悯、执迷不悟。读了《西游记》,我感想颇多:不论是生活中,学习中,我们一定像孙悟空那样足智多谋不畏艰险,要像沙僧那样忠厚、踏实能干,忠心耿耿。而不要像唐僧那样优柔寡断、愚昧无知。更不要像猪八戒那样好逸恶劳,讽刺、诽谤别人。
或许,这个最值得我们学习,最值得我们敬佩,又值得我们了解的应该是这个神游天下、充满智慧的吴承恩先生吧!
初中生读书的心得体会篇7
周日晚上,我花了3个多小时,一口气读了一本爸爸的小说——《活着》。
合上书以后,我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想哭却哭不出,说他们可怜但好像又不可怜。
余华是在一位名叫福贵的老人身上,用第一人称叙述其看似悲惨的一生。地主家儿子福贵好嫖、赌,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在还债路上又被抓去当兵,误当成了国民党。几年战争后,死里逃生,逃出来回到家,发现父亲已经死了。接下来女儿因发烧耽误医治也变成哑巴了,原本好好的一个家变得支离破碎。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风霞、老婆家珍、女婿二喜、还有外孙苦根也相继遭遇不幸,这一大家子最后就剩福贵一个人了,最终跟老牛相依偎。
以多数人的想法看来,他最后的命运一定不是疯就是自杀。可福贵依然乐观地活着,因为他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也是全书的亮点所在——活着就有希望。
这本书的作者是余华,本应是余华在讲述福贵的故事,应该使用第三人称,可作者采用第一人称,让人觉得更加真切,更加理解书中的我,在历经世间沧桑和磨难之后的坦然。
家人一个接一个相继去世,富贵被一次次的打击,这里面,不仅有活着的真正道理,还有对世界的乐观态度。
他没有抱怨、仇恨,而是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抱着乐观的态度活着,这才是“活着”的真理。
活着本身就很艰难,延读生命就得艰难地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了,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了。
